历史风云变幻,惟水观音常清。
水观音河上,是明朝古桥,桥连接的是开阔田园。
四季如歌,这里的土地养育一代又一代人,风吹过古老的村庄,又带走无尽的传说,走进这里,你要细细聆听慢些关于遥远的动人的故事。
遥望传说中的古道、西风、瘦马
离越西县城7公里,具体的位置在中所镇,水观音汇流的明溪上,是一座古桥,称之丁山桥,建于明嘉靖年间。石头砌起的结实桥墩上,两块石板并铺,因此也称双石桥。
但走在上面,你才发现,桥面上已是凹槽。这是先人们的足迹,以及曾经磨得发亮的马蹄踩出来的。桥面厚有尺余,两侧褐色的苔藓在冬季已经枯死,桥修得并不华丽,一处甚至低矮下去,但桥绝对实用,几百年的时间证明了它的坚固。
岁月正是流淌的清溪,把石头的棱角磨得光滑,也磨去了曾经的光泽。桥头公路边的石崖上有斗大的“零关”二字,其出处已无确切说法,有人说是清人书法家扬叔子的手笔,也有人说是越西籍做过大官的马楠手书,斜阳照射,苍劲中难掩斑驳沧桑。
在越西坝子上,双石桥是零关古道最显赫的遗址。108国道与成昆铁路穿越攀西大地之后,遥远的客商已经不再经过这里,一路上就沉寂了下来,“山间铃响马帮来”已成旧事。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这桥,这清澈的溪水,以及阳光下宁静的田园,它的繁华与显赫只在我们的想象力,以及老人们的回忆中。
桥头上一户人家的院坝里,几个老人正烤着太阳,一边慢悠悠地用针线穿着晒干了的红辣椒,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过去的事情。
“我年轻时还看到过这条古道上的马帮,驮着盐巴、布匹、挂面等,晚上就在中所镇歇脚。”72岁的王瑞先讲起自己的记忆,1958年修起了公路以后,马帮就逐渐没有了。这条路上的青石板也被一些人家撬回去坐了屋基,修了猪圈。
王瑞先,指着不远处的中所镇告诉记者,古道以前就穿过镇子。这是50年前的事情。记者抬头望望,这里已是满坝的油菜田,前面的镇子房屋紧密,阻断了远方的视线。
金马鱼洞的传说与现今的石象石狮
从古桥往上,沿着水观音河,十多分钟的脚程,就是水观音的源头。
潺潺的流水从山脚里冒出,汇纳成一汪碧潭。据说这水在冬天时暖和的,但看到如此纯净的水,记者不敢冒失地伸手去试试。
在资料上:水观音是这样描述的:“泉水清可见底,洁可数鱼,冬暖夏凉,恍然有气,天阴将晴,则轩然有声,夏秋涨发,无浊浪横波。
水观音的水是地下水,经过层层的大山岩层,水被过滤得纯净明泽,越西人饮的正是这河水。这里的水同时穿过中所城镇,流进中所的田间地理,纵横密布的灌溉渠里中,哗哗流淌的水一样无比清澈。
往北蜿蜒3公里,水观音河汇入越西河。王瑞先告诉记者,这河上以前还有几口大石磨,以水为动力,村民人磨面都要来这里,上世纪80年代,石磨也被逐渐发达的机械化所取代。那一定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记者只有靠想象了。
夏天的时候水会涨到河沿,但依然清澈。村民告诉记者,夏天来才好看,水从堤坝上泄下来,是很大的瀑布。但我并没有遗憾,这清澈的水如此安静,即使流淌的水声,你也觉得那是小心翼翼。冬天里,万物睡去,水观音怕吵醒沿岸的草木。
水观音的水是会吐鱼的,从岩洞里汩汩冒出的水带出鱼儿来,因此也称“金马鱼洞”。鱼或许来自地下的暗河,又或鱼巢在洞里。当地人说,以前有许多的鱼从那洞里涌出,现在少了。
中所镇下街村一组的郑国龙老人小时候去这洞里摸过鱼,闭气潜水,进入洞中两三米,里面豁然开朗,站起身来,伸手就能在水中抓鱼,他曾在里面抓了半蛇皮袋的鱼。
据说,在潭之西有一古寺叫水观音,很久以前中所人就在龙泉口建“观音阁”,悬“泉涌明月”私自,因而被称作“水观音”。泉源立一碑,上镌“胜景清绝”四字。
记者前去的时候,古寺已经无存,只有几根一人围不过来的水泥柱子倒在地上,供台上也没有了观音菩萨,只有一尊石像,一尊石狮分列前侧。地上遍插香蜡,可见香火依然很旺。
这古老的镇子,那浪漫的传说。
中所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水观音平添了其灵气,零关古道增加了其历史厚重。
水上金马山,挺拔俊秀,出生在中所的文昌帝君张亚子,曾塑庙于山上;南面的小相邻,因三国时的诸葛武侯曾在此征战而得名,相传他还在山顶镌刻下“今日山头”四个大字。
郑国龙老人回忆,中所曾有很多庙宇。文昌当时气势蓬勃,三殿三碉并有耳房,庙里除供奉了文昌帝君,还有一匹金马。金马的传说颇有意思,金马因金马山的灵气幻化出来,常常偷吃百姓的庄稼,百姓追赶时金马就跑进庙里,有神庇护,不敢追究,百姓走后,金马又跑出来糟蹋庄稼,最后百姓无可奈何,只好将金马四蹄钉住。后人见到的金马金属塑像果然四蹄钉着钉子。
可惜文昌庙在破四旧时期被拆除了,其遗址上建起了水坝,种起了庄稼、中所同时拆除了的庙宇还有川祖庙,观音阁、城隍庙、地金庙等。川祖庙时候就是供奉古蜀帝王的庙堂,现已无从考证。
郑国龙很清楚地记得观音阁被拆的往事,那时庙里只有一个和尚叫任和尚,一日,观音阁起火被烧,附近百姓跑去看时,只见崖壁上有书:任和尚与大火一起飞升了。百姓纷纷称奇,不想11天后,任和尚饿得摇摇晃晃进到农家化缘。方知和尚原是跑到山上洞中藏起来,原本等着坐化,不想饥饿难忍,所以又下山来找吃的。后来任和尚被扭送到公安局,最后死在了狱中。这任和尚从此成为村民的笑谈,:“他要是不下山来,大伙还真以为他飞升了呢。”
走在中所长长的老街上,这些低矮的老屋似乎都在倾诉过去的历史,过去生动的故事,老人们坐在屋檐前,想着过去的事情。还有更久远的事情,已经掩埋在了老街深深的巷子里了。
中所,这个曾经因古道而繁盛的古镇,在历史的拐角处,也来了个华丽转身。如今越西县,致力于将中所打造成有影响力的水镇,他们意在走丽江的路子,这里也确有丽江的味道。泥碉林立,风情名俗,历史底蕴,明水清风,使它意蕴绵长。如今,这里已经做好了水镇规划,水观音旧桥修缮一新,新建的拜仙桥即将竣工…..
古老的零关古道淡远在了历史的岁月里,新的道路又在这里开始延伸。
转自 www.zgych.com 2010中国越西首届油菜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