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用餐账单,分享自己遇到“餐厅刺客”的经历。“饭菜没上桌,就先花了几十元。”
餐具收费网友晒图
茶位费、餐具费、餐位费都包含什么?此类收费项目真的合理吗?封面新闻记者实地走访调查,采访市民观点,并向律师进行了求证解答。
市民投诉
菜单上未明码标价
结账时发现要付70元茶位费
“我们10个人就是70元。”王女士告诉封面新闻记者,26日晚他与家人到火锅店用餐,他们在桌上扫码点餐时,并未看到茶位费的收取项目,而买单时多了这笔费用,要收取茶位费每客7元。
店员解释这是输入用餐人数后系统自动下单,费用包括油碟、纸巾、茶水。
王女士表示她并不认可店员的说法,“要付油碟费那是应该的,但其他我就不认同了。”王女士介绍,在等待上餐时店员给每人倒上了茶水,但实际上他们每人都点了酒水饮料,也自带纸巾用餐,茶位费的收取并不完全合理。“而且店员未提前告知此收费项目,属于强买强卖。”
案例
餐厅收取“餐具费”
00后直接将餐具打包带走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00后整顿餐具费”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一网友分享自己在用餐时,发现餐厅要收1.5元的餐具费,买单时他问道:“餐具费付了是不是可以把碗拿走?”简单理论后,在店员同意的情况下,最终他用塑料袋将餐具打包带走。
网友分享经历
一位大学生阿蓝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她偶然在网上了解到餐厅收取餐具费是不合理的,此后她每次外出用餐,结账时发现被收取这笔费用后,都会搬出法律条例和经营者争议,“这可能就是我们00后的较真劲儿吧。”阿蓝认为,虽然金额不大,但是自己应当捍卫合法权益,不能轻易被“薅羊毛”。
根据2021年4月29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饮具;餐饮服务提供者委托清洗消毒餐具、饮具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
记者走访
茶位费收取现象普遍
“餐厅不应把分内事转嫁给消费者”
10月26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了一家连锁餐厅,扫码点餐时,系统上自动添加了“茶位费”,每份2元,并标注“含茶水、纸巾、米饭”。
茶位费
记者向店员询问:“如果我不喝茶、不吃米饭、不用纸巾,这个费用可以退吗?”店员回复:“不可以,不管您使不使用,都要收费的。”记者再次指出该收费的不合理性,店员表示,这是统一的收费标准,顾客使用的是一次性竹筷,也都包含在内。
某餐厅经营者吴女士告诉记者,他们的餐具是统一交给外面的洗碗公司,由洗碗公司回收餐具、清洗消毒,再套上塑料薄膜提供给顾客。“2块钱不是这套餐具的费用,而是给洗碗公司的。”
市民张先生并不认可餐厅的说法,他指出餐厅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干净卫生的用餐环境。商家并不能把餐具的“清洗费”转嫁给消费者。张先生表示,如果在商家提供了免费的餐具,但消费者出于个人顾虑想使用一次性碗筷的情况下,他认为消费者付费使用一次性碗筷相对合理。“毕竟一次性碗筷可能对环境会有污染,那我是为环境买单。”
针对餐厅收取餐具费等现象,网友众说纷纭。有人赞同那位00后的做法,认为餐厅收取餐具费并不合理,“我不给餐具费,难不成我该自带碗筷吗?”亦有人觉得,一般餐具费大约在2元,并没有必要为了几块钱和餐厅服务员理论闹不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