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1643|评论: 4

[转帖] 失传黄麻纸再次现世 得益于这个山村作坊世代传承保护|你好,书画传习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继承这种传统工艺,毕竟造纸术是我们祖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麻纸制作技艺传承人伍世纯语重心长地说。

入伏后,达州达川区平滩镇水桐坝村已是暑热难耐。一场阵雨过后,山风送来阵阵凉意。今年52岁的伍世纯加紧赶制客户定制的手工黄麻纸。“纸浆对皮肤有刺激性,天气太热,就没法手工抄纸。做完这一批,要等一两个月后天气凉快了再做。”说起造纸,这位坚持古法造纸30余年的手艺人瞬间打开了话匣子。而他守护的黄麻纸,曾经一度在历史上失传数百年。

wqgQj2S45p-AFIa9AAPC_oYQ45M231.jpg

(伍世纯在整理做好的黄麻纸)

失传数百年

世代坚守让黄麻纸再次现世

据史料记载,黄麻纸最初由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发明,因纸质粗厚,耐久防蛀,多用于抄写经文和作画,特别是在唐宋时期颇受文人、画家喜爱。有研究显示,唐代韩滉所画的《五牛图》,就是用的黄麻纸,如今已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但到了宋末元初,随着宣纸等新的造纸术兴起,黄麻纸逐渐被取代,黄麻纸的制作方法也失传了数百年。直到2000年左右,相关部门和文化专家在水桐坝村发现了一直坚持古法造纸的伍氏造纸工坊。经过专家和工匠们的复原,黄麻纸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wqgQj2S45p-AZnSOAALmQBa29xk507.jpg

(水桐坝村航拍)

“其实我们平滩这一带的人们,世世代代都在造这个纸。”伍世纯说,水桐坝村处在山谷地带,在胜天水库修建之前,还是河谷。依山傍水,植被丰茂,野生的白夹竹、慈竹、斑竹、苎麻等都是良好的造纸材料。“以前的老人经常说一句俗语,我们这个地方宁愿无田地,必须要有一份山,因为我们以造纸为生。”伍世纯说,在他小时候,沿河的造纸工坊有几十家。长辈们挑着造好的纸翻山越岭,换取盐、生活用品等,最远到达成都、重庆、西安等地。他十多岁就随父亲造纸,为了维持生计,就继承了家里的造纸工坊,并坚守到现在。如今,伍世纯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造纸人之一。在他的努力下,2018年,黄麻纸制作技艺入选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1年,伍世纯也被认定为四川非遗黄麻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wqgQj2S45p-ACIa2AAKz0FqtuLQ618.jpg

(黄麻纸制作技艺获四川非遗授牌)

用古法造纸

历经数十道工序耗时近半年

“做一张纸不容易,做好一张手工黄麻纸更不容易。”伍世纯介绍,从砍竹、破料,到制浆、抄纸,最后到晾晒、切纸,做出一张完完整整的纸要经过四十多道工序,前前后后耗时近半年。在工坊附近的两个大水池里,是伍世纯和妻子端午节砍好浸泡的造纸毛料。“先用石灰水浸泡两三个月,让竹子的纤维软化。之后就是打捆沥干,让它自然发酵。”伍世纯说,竹子自然发酵后,纤维会散开成竹丝,之后还要在清水池浸泡两三个月,待彻底软化、手撕即断,就能用来制作纸浆了。

wqgQj2S45p-ABj5GAANIaJrYBOo464.jpg

(伍世纯正在准备造纸原材料)

“传统方法制作纸浆是用石臼捣碎,现在用电动粉碎机要方便多了。”伍世纯告诉记者,制作黄麻纸的纸浆都取材于天然材料,但是各种原材料的配比、纸浆的浓稠度都是有讲究的,属于秘方。纸浆调制好后,就可以用竹帘捞制纸张了。“第一帘的手势要平,第二帘稍稍比第一帘要厚,这样做出来的纸才会厚薄均匀。”他一边演示,一边说。

生态又环保

用纯天然材料造书画用好纸

在多数人印象里,造纸是个污染行业。但让记者意外的是,伍世纯造纸工坊周边几乎不见污染迹象。“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我们古法造纸用的是纯天然材料。”伍世纯解释说,古法软化草本材料仅使用生石灰,虽然耗时较长,但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工坊造纸的废水能用于种植,还能养鱼。而现在的规模化造纸厂则使用烧碱等化工药品软化原材料,属于严格管理的污染行业。

wqgQj2S45p-AC8ZkAASnuBaPgSM139.jpg

(伍世纯正在手工抄纸)

在工坊的晾晒间,一叠叠黄色的纸张随风摇曳。据介绍,手工黄麻纸表面光滑,条纹清晰,手感温顺,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并且防蛀,可保存数百年。“我们的纸不愁销路,很多学校的老师、专业人士、书画爱好者都要来我们家买纸。”伍世纯说,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工坊引进了一台造纸机,可以生产数十米长的大型纸张。但是机器造纸的品质远不如手工纸,手工纸至少可卖到3元/张,而机器造纸每张售价仅几毛钱。

传承造纸术

希望更多年轻人学传统工艺

“我们两口子在打理这座工坊,每年产值大概是八九万元。很辛苦,但是不怎么赚钱。”伍世纯苦笑着说,儿子今年30岁了,会一些造纸工艺,正是因为造纸“费力不讨好”,选择了外出打工。“砍料要费体力,捞纸也费体力,造出来的纸又不如其他轻工业挣钱,所以现在一般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伍世纯说,自己的手艺是从祖辈继承来的,自己有义务传下去。如果后来人不愿意继承,那前人的辛苦付出就白费了。他正在做儿子的思想工作,以后会将工坊交给儿子打理,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造纸术,继承和发扬好这门传统工艺。

目前,当地也加大了扶持力度,积极谋划设置黄麻纸制作技艺传习所,同时争取将黄麻纸制作技艺申报为国家非遗项目。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记者 刘瑞强 特约记者 李闻 实习生 刘艳 摄影报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9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3-7-24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值低,利润低,经受不起市场的考验,保护难度还是不小的。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7-2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纸,工艺复杂,现在好烧的人少了,

现在使用的人也少了,

我觉得可以再发展下研发下,与宣纸靠近,做出独特应长期保存的用纸,能用于书写绘画,或是工艺品才能长远
传承 还要发扬,要改进,这才是发展

发表于 2023-7-25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7-25 16:0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工艺,失之可惜。发扬光大,未来可期!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