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具有建设性”这几个字有点意味,意思是距离真正能落实的成果还比较远,主要是初步意向性的探讨。耶伦也很直接,她本身反对加征贸易关税,但是在白宫推动废除比较难。耶伦的经济观点偏自由偏鸽,曾试图把取消对华关税作为应对通胀的手段。
布林肯和耶伦两位来访谈得都还不错,表明拜登政府对中态度相对务实,至少比特朗普政府友好得多。但是拜登在修正特朗普遗毒,如取消关税和各项打压政策方面显得动作迟缓,一方面是因为拜登本身不是个有为总统,他精力能力有限,不仅对华方面,各方面都墨迹,与特朗普的乱作为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应该是白宫团队做了民情评估,调整对华政策对支持率不太有利。
互联网舆论上中美相互间评价不高,特别是国内互联网上美国变成了万恶之源,媒体自媒体抹黑美国变成政治正确,跟客观公正完全背道而驰。挑拨中美关系的言论非常猖獗,怀疑有第三方势力干预。
国内财经媒体自媒体经过多年逆淘汰,大多是迎合民众想象、通俗易懂但却极具欺骗性的账号拥有流量,耶伦访华一会儿被说成“来求中国买美国国债,美国马上破产”,一会儿被说成“挟霸权逼中国买美国国债”,一会又被说成“来施压汇率、利率”。一些人不太理解人与人、国与国正常的合作交往,脑子里只有主奴关系或者敌对关系这种极端关系。
美国国债发行是个比较市场化的行为,美元霸权下基本没有卖不出的问题,大不了调整一下发行利率,大不了美联储多买进一点。因为中国持美债比较多,普通民众对债券又比较陌生,这方面脑补的故事有点多。
说耶伦来干预利率匪夷所思,尚未听说过有哪个国家硬要干预别国利率这种事,无缘无故无先例,像是财经小白随口一编。美国干预别国汇率有许多先例,也曾因为贸易逆差要求人民币升值,因为美元是被动汇率,自己没法调整。85年广场协议臭名昭著,大家对美国的汇率要求警惕性很高,在贸易摩擦最严重的时候,人民币汇率仍然保持了自己的节奏,现在汇率争端相对来说已经非常小了。这波世界范围内的汇率动荡主要由美联储激进政策引起,耶伦显然对此心知肚明,不会在这个议题上乱发挥。
人民币近期贬值,疑似与人民币结算国际化过程中出现失误,在结算人民币与离岸人民币市场间出现某种套利空间有关,不知总体影响如何、相关漏洞是否填补完全。考虑到目前国际收支和经济形势也不乐观,人民币将在数月内保持低位运行。
耶伦此行一张饭局照片引起较大讨论和争议,主要是以前国内这种高层饭局比较神秘,较少照片流出,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个人社交。耶伦比较关注女性权益、经济平等议题,属个人兴趣,没必要放大和过度解读。
来源:二律背反的一灯如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