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下雪,雅西高速封路了。疫情三年,我还是第一次回西昌老家,归心似箭,却偏偏又被赶下高速,翻山越岭走108国道,国道破陡路窄弯道大又没护栏,很容易冲下坡,一路开得战战兢兢。我简直怒从胸中起,发了雅西高速封路的灵魂三问。
不过这两天,我看了不少法规法律和公开报道,关于雅西高速年年遇雪封路,再提三个冷静思考后的思路:
一思:高速交警的责任压力是否过大?
各行各业都一样,考核标准决定工作方式。谁有权对高速进行交通管制?只能是交警!交警KPI考核的内容是啥?这属于我们普通群众无法了解的内部信息了。不过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将面临行政追责。那一般交通事故呢,发生的频率次数会不会也是考核指标?
我以为,交警的工作就是保畅、罚款、抓超速、抓酒驾、处理事故、管车管驾照七件套。没想到的是,交通事故极大可能也是重要考评之一。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交警,封了雅西高速没损失,还少工作,不封又要保安全,出了事还要下课,搁在谁身上,谁都会选择封吧。至于被赶下高速的车主是否吃住无着落、饥寒交迫,甚至是不是在国道省道出事,这些不在考核范围的事,就根本顾不上了……都是责任惹的祸!
所以,要从根上解决,需要厘清交警的责任,给交警减负。其实高速交警的任务就一个,为群众出行保通保畅。
二思:封路是不是保护人民安全的唯一手段?
厘清一个概念,我反对的不是封路,而是遇雪即封。仅仅2022年,雅西高速就被管制了96天,一年有1/3的时间被管控,这就好比防疫时期,层层加码,瞎封小区社区。
修雅西高速花了206亿巨资,基本是一公里一个亿。修路的目的,是方便通行。封路不是保护人民安全的唯一手段。雅西高速的收费不便宜,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除冰融雪技术是不是都用上了?雅西高速也就泥巴山和拖乌山降雪大,这些局部路段是不是可以考虑热融除冰技术,给高速路铺个电热毯?
雅西高速今年购入了几百万的新设备,号称吹雪神器当前最高科技,今年的封路时间会不会因此减少呢?我们且行且看吧……
三思:高速公路的“一路三方”权责够不够明晰?
关于高速路管理的“一路三方”,高速路政、高速交警和高速营运公司的权责问题。我在百度搜索引擎和百度词条里都找不到“一路三方”的具体解释,更多的都是以某某部门联合某某单位开展“一路三方”保畅活动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懂的都懂,一旦一个事情落在了三个部门头上,推诿扯皮就开始了。耳边已经有音乐了,一个和尚挑呀么挑水喝,两个和尚抬呀么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三方应该厘清各自权责,看看当前的分工是否合理,是否对群众的安全和便利出行最有利?市场的手和政府的手该如何配合?想办法解决(下雪封路的)问题,在安全的前提下为老百姓带来便利,这才是唯一该做的。
最后,如果在现行行政法规下无法解决和协同三方权利和义务,期待雅西高速公司运维的三方主体能将研判结果形成翔实、客观和全面的报告,向省人大反映,“或许能通过立法层面,修改相关法规,特别是涉及到高速交警的过度责任问题,来解决雅西高速封路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