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在全网禁言前,于8月12日去苏州做了一场商演,交响吟诵李白诗篇《将进酒》。其实,司马南早就把表演照片发到过网上。
全网解除禁言后,司马南的账号发布了那次《将进酒》的视频,不知道我国文化界对司马南这种形式的吟诵又作何感想?这与贾浅浅的“屎尿体”诗歌,恐怕是难分伯仲。
司马南的账号解禁后,面对他的那些粉丝从禁言时如丧考妣的疯狗般的狂咬,到解禁时犹如劫后余生的跑到我的账号后台得意洋洋痛骂式的“报喜”,英雄剑当时就很坚定的回复道:解禁后的司马南还是以前的司马南吗?他还敢在网上今天骂张家,明天骂李家,后天骂王家吗?他还敢再攻击联想吗?如果他不再攻击联想,你们还做他的粉丝吗?
这几天,有很多网友发来司马南解禁后,发布在账号上的他吟诵李白的千古名篇《将进酒》的视频。其实,我很不削一顾地去看司马南的东西,因为他的骨子里就是一个逞强好胜,喜欢嘚瑟的人,好在他的一生没有多少值得他嘚瑟的东西。他反伪气功欺师灭祖的不光彩历史,他不会去说;他在中国推广美国转基因食品的黑幕,他更是不能说。
既然很多网友不断地发来司马南吟诵《将进酒》的视频,我最终还是断断续续地看了。看后真是认为,“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玷污;这是对诗仙太白作品的亵渎;这是对国人文化智商的侮辱”。
图片来自网络。《将敬酒》书法作品。
正如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诗作中的那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一样。今天的我们,又怎么知道当年李白是怎么吟诗的呢?
英雄剑不知道,相信他司马南更不知道。
但是,我们的今人中,一些有文化素养的人,诗词界的名人大家,又是怎么吟诵诗歌的呢?又是怎么吟诵诗仙太白的那首《将进酒》的呢?这个是有对比参考价值的。
李白《将进酒》,如此奔放豪迈的一首,却被司马南吟诵的悲怆涕零的哭背过气儿。
在网络上,我们看到有很多文化界的名人吟诵这首诗。比如说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演员濮存昕吟诵过《将进酒》;还有喜剧演员郭达,曾用陕西方言交响吟诵过李白的《将敬酒》等等。
与之相比,真是高下立判!
比较之后,我有一个判断,司马南的吟诵,不是古人吟诵,是“司马式”行为极端的性格,在吟诵领域的真实表现,是献丑。就连司马南的铁粉们,有人看后说“太过了”,《将进酒》不是那个“味儿”。
英雄剑早在2001年,所任职的公司,与中国诗词协会举办过一次全国性的大型活动,那次活动之一就有一场“诗词吟诵”活动。参加活动的人,都是我国诗词界的赫赫有名的人物。我那次专门负责接待贺敬之和柯岩夫妇。
贺敬之曾任我国文化部代部长,有耳熟能详的《回延安》;柯岩的那首《周总理,你在哪里》名篇佳作,相信无人不知。
就是那次吟诗活动,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些诗人们,吟诵古诗词,也知道了诗歌原来是古代文人以“吟唱”的一种方式,所表达出来的。
此图片为2001年8月那次诗词活动之余,英雄剑陪同贺敬之和柯岩夫妇,畅游无锡鼋头渚时在游船上的留影。
我们再来看看《将进酒》这首众多人喜爱的一首诗。此诗是李白在仕途受挫后与他的好友“岑夫子,丹丘生”三人同饮共酌时,李白要“高歌一曲”,即兴而作。诗中有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诗中的岑夫子,叫岑勋;丹丘生,叫元丹丘。从“夫子和生”字中,就能看出是两个读书人。
这两个人都是隐士。所以李白在官场失意的时候,找到了这两位朋友喝酒。
这是一场酒逢知己的畅饮,所以才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不醉不休的酣畅感。
诗人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把酒言欢,表现出在官场失意中,从酒场找到得意人生尽欢之处——与知己同饮之乐。
此诗也表达出了李白的“财富观”,他相信自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哪怕是散尽所有金银,也还能再回来的,因为自己是一个天生有用之材。
诗人也非常赏识昔日“陈王”的人生态度,那就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陈王是谁?是魏国曹操的第三子,也是曹操最有才华的儿子,七步成诗的曹植。陈王就是靠“宴平乐,斗酒十千”,只喝酒吟诗,不争王权,才保全性命的王侯贵胄。
当然,诗仙太白深知,自己怎么可能与陈王相比,自己想和陈王那样一生有酒“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人,做一个“惟有饮者留其名”的人,可他哪来那么多钱整天喝酒呢?
此时,李白饮酒的最高境界到了,因为李白是在友人家做客,主人怎么能说“何为言少钱”,敢快拿酒来我要与君共饮,将进酒,杯莫停。于是乎,就叫来了他的随从:五花马、千金裘,把这些拿去换美酒。我要与我的朋友“同销万古愁”。
李白要卖掉他的五花宝马和价值千金的裘皮衣服,让他的随从把这些东西换成美酒与好友同饮,同销心中的忧愁。
他何来忧愁?是因为在太白心中有:“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那颗“去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之愁。
诗仙太白在写《将进酒》这首诗,是饮者的酣畅淋漓,是仕途受挫后与友人的“一饮三百杯”,“但愿长醉不复醒”的心境。
然而,就是这样一首气势磅礴的诗歌,却被司马南给吟诵的“哭背气儿”了,真是贻笑大方!
李白“斗酒诗百篇”有诗为证。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有对李白的描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借酒消愁,也是李白一生颠沛流离,好酒成诗的真实写照。但李白也知道,酒并不能够消愁。李白在宣城送别他的叔叔李云的时候,作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有这样几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晚年不如意的,李白知道借酒消愁,只能是愁更愁。
但好酒成性的李白,一生除了与朋友豪饮,也少不了只身独酌,诸如“举杯邀明年,对饮成三人”的孤饮。这种邀月共饮,无不体现出了李白的浪漫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这首《将进酒》,脍炙人口,是一首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歌行体,当我们在享受着古诗词之美时,真的不能肆糟蹋“吟诵诗歌”,这个古文化之瑰宝。
吟诗也要有“道”有“法”的,看了司马南吟诵《将进酒》,就好像是肆意无边无沿地演绎的抗日神剧一样,既反智又缺少常识。
于是,我想起来了最近被网络热议和嘲讽的贾浅浅的“屎尿体”诗歌,如果说贾浅浅的诗不入流,难登大雅之堂,那么司马南交响乐吟诵李白的《将进酒》,也是差不多的异曲同工之效,很难分出伯仲来,都是对高雅文化的一种践踏。
如果是司马南他们私下自娱自乐也无可厚非,拿到网上嘚瑟,实在是把司马南的性格展现地淋漓尽致。司马南的吟诵,是他“浮夸”性格的一种必然表现,如同他在网络上的所有言论一样,不夸张就不能博眼球,不夸张就不是司马南。
相信,司马南的粉丝只喜欢看他说联想,不说联想就没有流量,与批联想相比,这条交响吟诵的视频,不足批联想视频播放量的十分之一,说明司马南的粉丝们也不会满意现在的司马南。
说句实话,英雄剑是为了写这篇文章,才去看司马南吟诵《将进酒》视频的,比司马南在厕所里读莫言小说的难度大多了。一段10来分钟的视频,我打开过10多次,都没有看完,直到写好这篇文章,才不得不再好好看一遍完整的视频,还是没有办法认真看,只能把手机放在一边,边看其它文章边听,一心无二用,反正手机是把这段视频给放完了。
如不能读懂和深刻理会李白《将进酒》的“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逢知己的快乐感,所做出的悲怆吟诵,只能是个笑话和无知。
得罪了,文化学者司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