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水质新的国家卫生标准,广安水上乐园有几家合格?
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等7项公共场所卫生强制性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游泳场所卫生标准有了新的变化。
新国标解读 人工游泳池水质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其原水及补充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人工游泳池水质指标卫生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肠杆菌/(CFU/100 ml或MPN/100ml | | | | | |
新标准与1996标准相比的六大变化 1、细化了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的卫生要求; 2、细化了游泳池、更衣室、淋浴室、浸脚消毒池的卫生要求; 3、增加了消毒间、储藏间(区)的卫生要求; 4、细化了游泳池池水处理设计的卫生要求; 5、细化了暖通空调设计的卫生要求 6、增加了电气设计的要求。 水质指标变化 指标数增加:1996标准中,水质指标常规为7项;新标准为11项。 | | 游泳池水浑浊度、PH、尿素、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浸脚池水游离性余氯 | 游泳池水浑浊度、PH、尿素、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浸脚池水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臭氧、氧化还原电位、氰尿酸 |
新标准增加了限值:化合性余氯≤0.4mg/L;氧化还原电位大于等于650mV;臭氧小于等于0.2mg/m3;氰尿酸小于等于50mg/L。 水质标准值对比: 相较96标准,新标对游泳池水质提出了更高标准,对泳池经营者提出更高卫生管理要求。
游泳健康小知识
游泳场所存在的健康风险 在游泳过程中,游泳池水是最主要的健康风险来源。它直接与人体接触,人体的代谢物(尤其是尿液和汗液)和涂抹的化妆品(防晒霜)等都会进入池水中,为池水中微生物繁殖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游泳场馆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场馆卫生管理状况差异、游泳者数量变化以及池水温度和换水率等因素影响,游泳池水中消毒剂会发生变化。如果消毒剂含量偏低,池水无法有效消毒,容易滋生微生物;如果消毒剂含量偏高,则会对人体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会腐蚀人体皮肤和黏膜。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情况,在水中呆久了,眼睛会发红,手部皮肤会皱巴巴的发白,还有就是头发很毛躁,这就是水中的“氯”在作怪!
规避游泳过程中存在的健康风险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关注卫生监督信息(卫生许可、卫生信誉度等级、水质检测报告等公示信息,以及水温、水质自检结果等实时信息)。 2 ✔佩戴好泳帽、防水眼镜、鼻塞、耳塞。 3 ✔在游泳过程中,泳镜进水后不要用手直接揉眼,要及时用清水冲洗眼睛和泳镜。 4 ✔在游泳过程中呛水,要及时用清水漱口。
另外也要杜绝以下不文明行为,具体包括入池前不冲淋、不带泳帽、不浸脚、泳池吐痰、泳池小解以及入池后搓澡等。 此外,建议游泳时间不宜过长、过于频繁,否则一些敏感体质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