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49|评论: 2

[交流共享] 【粉墨风采】黄花分外美 荣华正当时 ——记川剧演员黄荣华和她的专场折子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7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花分外美  荣华正当时
——记川剧演员黄荣华和她的专场折子戏

.2004·11《中国戏剧》曾祥明


熟悉和喜爱戏曲的观众,恐怕都知道重庆有个沈铁梅,被誉为川剧唱腔“女状元”。其美妙的歌喉和杰出的演唱艺术,倾倒了无数国内外观众。其实,重庆市川剧院是藏龙卧虎之地,优秀演员甚多,例如旦角演员黄荣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8月,重庆市川剧院为黄荣华举办了她的第二个专场,演出了《阖宫欢庆》、《评雪辨踪》、《裁衣》三个传统折子戏。

川剧传统折子戏《阖宫欢庆》又名《郗氏醋》。是全本《庆云宫》中的一折。全剧说的是南北朝时,齐国皇族肖衍奉命征伐北魏,娶回金、苗二妃。其妻郗氏知道后心中不悦,深为妒恨,蓄谋除之。后,肖衍夺取王位,自立为梁武帝,又御驾亲征北魏,行前与金、苗二妃难舍难分,郗氏冷坐一旁,由嫉而怒,由怒而生杀意。她表面答应梁武帝之托,表示要善待二妃。待梁武帝走后,郗氏用计射死金、苗二妃,马踏尸骸,极其残忍。全剧将郗氏由爱而醋,由醋而妒,由妒而恨,由恨而杀,由杀而残的心理和性格发展过程,刻画得层次清晰,让人惊心动魄,是一个典型的悍妇形象。基于此,有的演出,往往将郗氏演成泼辣放刁、凶悍横蛮的河东狮吼。黄荣华经过对剧本、人物的仔细分析,把握人物心理和性格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加以区别对待。在《阖宫欢庆》中,郗氏还是一个刚成婚不久的青春少妇,对丈夫充满真挚的感情,热切盼望他早日凯旋,夫妻团聚。她对肖衍带回金、苗二妃不满,理所当然的加以抵制,完全是捍卫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的合理要求,并非横蛮无理。黄荣华认为:在《阖宫欢庆》中,郗氏的表演要至始至终贯穿一个“真”字,哪怕一个细微的神情,也要表达出人物情感的纯真,不带任何一点虚假和做作。郗氏出身名门望族,难免骄矜,但其言谈举止应很有分寸,要把握好“醋”的火候,稍一过火,就要“变味”。基于对角色的分析与体验,黄荣华在花旦中融入闺门旦的技巧,矜骄里含着羞涩,抱怨中伴着深情,泼辣中见出温顺,嘲讽中带点幽默。她表现郗氏的“吃醋”,没有撒野,没有喊叫,有的只是妩媚的娇嗔,委屈的泪颜,纯情的芳心······仿佛洋溢在舞台上的“醋味儿”都是甜甜的。这就很符合“这一个”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与举止行为,更能为今天的观众所理解、同情和接受。

在黄荣华《阖》剧中的演唱艺术和声腔处理极具感染力,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郗氏四个唱段中的第一段,是郗氏对肖衍唱的。曲牌是非常抒情并宜于叙述、咏叹的[香罗带],她以甜润的嗓子,音质优美地把这段由几十句唱词组成的唱腔一气呵成。在行腔中,她充分利用的板式快慢的变化,运用气息吐纳、抑扬顿挫等歌唱技巧为腔润色、修饰,因而使整段唱腔明晰流畅,一泻千里而又起伏跌宕,显现出她深厚的造诣。

例如,她将“奴为君春来懒游芳草地,奴为君夏来不赏绿荷池,奴为君秋饮黄花酒无味,奴为君冬咏白雪诗兴微”这四句“一字腔”唱得情真意挚,幽怨婉转。最后那句“奴为君”,在“耍腔”中揉进了四川曲艺的[扬琴腔],使声调的更加缠绵悱恻,诗情画意般地表现了一个纯情女子思念丈夫的悠悠情怀,绵绵意绪。接下来,她运用连讲带唱,夹咏行腔的技巧唱道:“恭喜你四朵莲花开并蒂,贺喜你鸳鸯比翼八个翅儿飞。洞房中四人对面说知心语,你要有三只手儿才能提笔来画眉!”以调侃的声调,幽默而含蓄地表达的郗氏对丈夫的不满和嘲讽,剧场效果分外热烈,往往是一句唱腔引出观众一阵笑声。后面的[快二流],板紧腔快,如流星赶月,似珠落玉盘,字字明,声声脆,响亮悦耳。当唱到“既不依快快与我”时,板与腔同时突然休止,稍顿片刻之后再放开歌喉唱到“抬出去”时,在“去”字上行腔,婉转直达高音并揉腔结束唱段,既表现了人物内心难以抑制的愤懑不平,又把戏推上高潮。最后使肖衍理屈词穷,狼狈不堪,不得不赔礼认错。这出反映皇族家庭内部矛盾的戏,充满民间风味和幽默色彩,让人忍俊不禁,在笑声中体会某种人生况味,也感受到封建制度给妇女(包括皇宫贵妇)带来的不幸和痛苦。使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达到浑然一体,和谐统一。

如果说《阖宫欢庆》仿佛是一幅酸中带甜的讽刺画,那么,《评雪辨踪》则像一首冷中透热的抒情诗。《评雪辨踪》是《彩楼记》中的一折,描写吕蒙正从木兰寺赶斋归来,见破窑外的荒村雪地上有男女足迹,顿起疑心,怀疑妻子刘翠屏不贞:刘也有意捉弄一下这个庸人自扰的书呆子,故意不给他说明原因,上演了一出因误会而产生的妙趣横生的喜剧。这出戏经过几代川剧艺术家的千锤百炼,已成了脍炙人口的精品。川剧前辈康子林曾将自己的演出此剧的体会概括为四句话:“环境——冷;情绪——窘;吕蒙正,蛟龙未得云雨——寒酸;刘翠屏,志不遂心意在难——难熬”。他这“冷、窘、酸、难”四字诀,对后来者深有启发。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由曾荣华、许倩云联袂演出此剧,好评如潮。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很快撰写长文,赞誉为“优美的喜剧”。后来曾荣华、袁玉堃相继与许倩云合作多年,将它打磨成几近炉火纯青的演出范本。黄荣华有幸得到许倩云这位良师的亲自指点和传授,一招一式、一字一腔都学得非常扎实,“抠”得相当仔细,因此,黄荣华的表演,规范、严谨,十分到位。她准确的把握了刘翠屏在贫困交加中心宁志坚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对身处困境中的丈夫体贴备至,细心呵护,鼓励有加。面对丈夫的无端怀疑和一再盘问,她明白了“原来是见足迹而生疑”时,先是一再要说明原委。只是见丈夫再三固执,才故意不说明,答非所问,变被动为主动,存心要气一下这个酸秀才,对吕蒙正多疑、脆弱、主观片面等弱点进行善意的调侃。但又怕把丈夫气坏,每每用苦中带甜的眼神,偷视酸秀才的反应,将一种又气又爱的微妙心理,展露无遗。在“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氛围中,营造出患难之中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浓浓亲情、暖暖春意。在自然风雪和世态炎凉的双重寒冷之中,感到两颗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不向命运屈服、不坠青云之志的心灵跳动。黄荣华饰演的刘翠屏,以其端庄、高贵的气质、温柔体贴的举止,饱含深情的唱、念,将程式与生活融于一体的表演,再次征服了观众。

传统小川剧《裁衣》的声腔,是富于巴蜀地方特色的“灯调”(川剧 “昆、高、胡、弹、灯” 五种声腔之一),与它的剧情内容一样地风趣诙谐,幽默夸张。这原是小丑、摇旦的“对对戏”,后来逐渐衍变成了小丑、花旦戏。黄荣华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让剧中的王大娘从花旦回到摇旦,以开阔自己的戏路,以展示自己创造角色的才干。的确,黄荣华在《裁衣》中的王大娘,与她所塑造的郗氏、刘翠屏、王昭君、杜后的形象都迥然不同。她把这个人物演得机趣、活泼,很有“麻辣烫”的味道。她在龚裁缝想从嘴上占便宜时就抢先占他的便宜;看到龚裁缝偷布时她先不动声色,等到龚裁缝把衣服做好后,假借敬酒答谢而让龚裁缝露出马脚再加以惩罚。在唱腔上,她以响亮、清脆的歌喉,把民歌风味的[银纽丝]、[跌断桥]、[花背工]等曲牌唱得轻松明快,;其表演也夸张有趣,使其与人物、唱腔丝丝入扣,别具风采。

如今戏曲不景气,不少从业人员纷纷改行,可以理解。黄荣华的家庭“背景”很好,父亲是老红军,母亲是老八路,完全可以动用各种“关系”,找到一份待遇更好、收入更高的工作。但是黄荣华却铁了心要吃这碗戏饭。为此,她长期坚持在川剧园地,辛勤耕耘。她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恐怕只要她自己知道。黄荣华执著敬业,尊敬师长,团结同行,谦虚随和,人缘不错。无论演主角、配角,她都一丝不苟,对观众极端负责。《金子》在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在北京展演时,她在剧场门口热情地接待观众。有认识的观众问她“演出有事么?”她很自豪地说:“担任领腔” 。她对做幕后英雄的奉献精神,深使人佩服。她将自己融入到了集体中。可以说,如今,川剧已经成了她生活的必需、精神的寄托。她与伙伴们坚守在川剧岗位上,与其说是为了“振兴”,毋宁说是在“救亡”,在拼搏、在战斗。毛泽东有词曰:“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在戏曲冷落萧条的霜天万里的困境中,黄荣华她们不正是傲雪盛开的红梅,迎霜绽放的黄花么?仅以小诗一首,结束此文:

勤耕默种一戏痴,心血浇灌傲霜枝。

战地黄花分外美,昌荣繁华正当时。

诗句不工,只为嵌入“戏痴黄荣华”五字,以表达两位川剧忠实观众对川剧艺术家的深深谢意和敬意。

黄荣华在为她度身定制的大型新编历史剧《长乐悲歌》中饰演有功有过、性格复杂的人物——吕雉。这是一个心狠手毒的野心家和阴谋家。为了她的一己之利,不择一切手段。她毒死了赵王如意,斫戚姬为人彘,其凶残暴虐,骇人听闻。剧中通过吕雉争宠、争儿、争权、争情等情节,步步深入地揭示了她既害人又害己,最终酿成了自己的悲歌。

黄荣华饰演的吕雉,介于富贵旦与泼辣旦之间,既有皇后的雍容华贵之体,又流露出肃杀刁横之气。

同样是吃醋争风,她在《阖宫欢庆》所演的郗氏之“醋”,是“醋”中有甜,而吕雉之“醋”,是“醋”中有辣;郗氏的“妒”中含娇嗔,吕雉的“妒”中全是烈火。前者让人同情,后者教人畏惧。黄荣华在表现吕雉的不怒而威、权高势大,不可一世的同时,也细腻地刻画了吕雉作为女人的美丽为貌和复杂的感情与心理。例如吕雉对刘盈的“恨铁不成钢”,又处处严加管束、防范。当刘盈因观人彘惊骇而死后,剧中有大段唱腔,黄荣华再次以出色的演唱艺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爱子死,天地坍”的巨大悲恸,情真意切体现出人物的亲情与母爱,令人动容。刘盈死后,吕雉临朝称制,受到刘姓诸王和朝中重臣的抵制,身感“高处不胜汗”,幻想着与审食其过平常人家的夫妻生活,这刘露出她的脆弱与孤独。可她万没想到,最后竟死在自己钟爱的人的手中。黄荣华将吕雉的色厉内荏、精神空虚、渴望慰藉的一面,演得鲜明准确,而又委婉含蓄,又不失其皇后的身份和地位,不火不温,相当不易。

.2004·11《中国戏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6-18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6-1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市川剧院是藏龙卧虎之地,优秀演员甚多,例如旦角演员黄荣华,就是其中的一位。”曾小敏老师这句总结话说的很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