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目前俄乌两军在规模上差不多,都是在20万人左右。尽管约20-25%的俄军BTG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还有顿巴斯民兵、车臣部队和雇佣兵(瓦格纳和来自其他国家的雇佣兵)助战,即便这些辅助部队战斗力有限,总也能在次要战区发挥一定作用。
同时,俄军还能够从国内调来更多的装备,这里指的不是库存装备,而是未参战俄军的装备。一些报道表明,俄军库存装备状态很差,很多坦克和装甲车甚至丢掉了发动机,更别说火控系统和通讯指挥系统等含金量更高的配套设备。
这种复杂性也造成了俄乌两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对攻模式,俄军在白天占优势,乌军则在夜晚更占优势:在更多信息优势的支持下,加上总体上处于防御状态,战报显示乌军尽管进展较慢,但还是在不断前进。
俄军的状况就不是很好了,现在已经不能再说俄军是在试探性进攻以找出乌军防御漏洞,进而利用漏洞发起纵深进攻,看起来更像是俄军进攻乏力,尤其是在俄军优势被逐渐遏制的情况下:北约支持下乌克兰防空网正变得越来越强,在某些地区,甚至迫使俄罗斯空天军不敢冒险进行临空轰炸,只能使用昂贵的空地导弹甚至是巡航导弹。而北约援助给乌克兰的重炮陆续参战,很可能将颠覆目前俄乌两军在炮兵火力上的强弱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总统顾问奥列克西·阿列斯托维奇宣称,乌克兰军队在4月22日发现并打击了赫尔松地区的一个俄军高级指挥所,确切说,是用火箭炮对这个指挥所进行了覆盖,导致2名俄罗斯将军死亡,1名俄罗斯将军重伤,有超过50名俄军军官死伤。乌克兰情报部门称这次成功的打击,直接导致俄军第49集团军指挥系统报销。俄罗斯政府尚未回应该消息,按照以往的惯例,也不会回应该消息。
自战争爆发以来,俄军在乌克兰到底阵亡了多少高级军官,已经不怎么值得统计了。当第1位俄罗斯将军在乌克兰阵亡的时候,分析人士们还可以解释称是俄军将军习惯于靠前指挥,但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将军在乌克兰阵亡,就只能说明俄军的指挥和通讯系统出了大问题,能被对方轻易定位。而随着北约援助的“弹簧刀”等型号无人机和远程重炮的到来,包括“神剑”制导炮弹,预计俄军还会有更多的高价值目标在这场战争中被击中。俄军高级军官都损失这样惨重,基层官兵又会怎样?想想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