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862|评论: 4

[交流共享] 百年“戏窝子”悦来茶园“变脸”归来,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有哪些“新表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9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年“戏窝子”悦来茶园“变脸”归来,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有哪些“新表情”?



2022-04-09 11:02:52 来源: 爱看新闻  


在一串串淡紫色泡桐树花的掩映下,百年“戏窝子”悦来茶园等建筑在这个春天有了新表情。曾在成都华兴正街的悦来茶园、锦江剧场、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摇身一变”,在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新建筑——成都川剧艺术中心。2022年4月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架着机器在建筑外壁进行高空作业,据项目设计方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二院(下称“中建西南院设计二院”)透露,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将在今年6月“成都大运会”开幕前完成所有外观呈现,预计2023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进度:年底基本完工,“大运会”前完成外观呈现

“目前整个项目外墙装饰含玻璃幕墙总体完成总进度80%,景观工程完成总进度30%,机电工程总体完成总进度25%。”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经理、成都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赵道俊介绍说,预计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将在大运会开幕前完成外墙装饰、光彩工程等建设,整个项目将于2022年12月基本完工,2023年正式开演。“现在我们正精心组织各参建单位大力推进项目施工建设,确保在大运会前将建筑整个外立面及光彩效果等完美地呈现给市民。”




目前,成都川剧艺术中心的鸟瞰现场照(视频截图)

百年前,川剧文脉在此发轫。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所著《成都街巷志》记载,成都川剧艺术中心的目前所在地华兴正街,原有一座不大的庙宇,叫老郎庙,是清末名伶魏长生修建,庙中供奉梨园行业的神明。1905年,四川工商界头部企业家樊孔周在老郎庙旁创建了悦来茶园,戏迷们可以一边喝茶一边看戏,园林式的唯美设计在当时引领了全国新式剧场的时尚潮流,吸引全国优秀戏剧演出团体纷至沓来,群英荟萃之中,川剧取其精华孕育而生。“悦来茶园可以说是见证了近现代川剧的形成。”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院长蒋明睿说道。
“悦来,近者悦,远者来”。始建于清末的悦来茶园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代川剧史上最重要的演出团体“三庆会”(后发展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曾在此萌芽,1954年至2019年,悦来茶园多次修缮、改道开门,一旁还扩建了锦江剧场和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几乎每一代著名的川剧艺术家、不少戏曲界梅花奖获得者、民间戏曲艺人都曾在此演出,被西南票友们亲切地称为“戏窝子”。




1959年成都川剧“戏窝子”锦江剧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供图)

蒋明睿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以川剧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受到更大关注,在国家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原来的悦来茶园、锦江剧场内的演出设施已较为陈旧、功能也比较单一、场地相对狭小。“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和游客来说,仅是喝茶看戏,没法深度体验了解川剧,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川剧艺术的传播,限制了川剧艺术发展。”因此2019年,成都市政府决定启动“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




2005年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锦江剧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供图)

设计:百年老戏窝“新表情”,“双剧场”配“川剧红”

让百年戏窝子重回到时尚的时代舞台,处理新与旧的关系,是修建成都川剧艺术中心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但要让老面孔焕发新表情,而且也要适配传统川剧专业演出要求,留住老戏迷们亲切温暖的川剧记忆,设计方中建西南院设计二院对此进行了深度思考。



首先是外观“新与旧”。如今在华兴正街旁,成都川剧艺术中心红色外墙已经探出施工围栏的视野,浓烈的红色溢出,在路边格外醒目。红色外壳与灰色的飞檐式起翘建筑屋顶呼应着,它将官式建筑线条的端正雅致与川西民居中青瓦的自在灵动融合。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效果图(中建西南院设计二院供图)

“红色浓烈、鼓舞人心,它的灵感来自于川剧传统服饰、武侯祠红墙。” 中建西南院设计二院总建筑师郭颖介绍,这样的红色外墙日后会配上受川剧武生服饰启发设计的金属帷幕,白天在阳光的映衬下,红色格构会表现出别致的光影与质感,夜晚剧场的灯光透过金属帷幕缝隙照出来,华灯初上的朦胧中又有一丝梦幻诗意。“这是专属于四川人性格、专属于川剧的红。” 与此同时,戏迷们熟悉的悦来茶园将从锦江剧场西侧搬往东侧二楼。同时,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将增建一个小剧场,与悦来茶园分别位于锦江剧场东西两侧。小剧场预计约有360个座位,和大剧场锦江剧场差别化定位,形成“双剧场”格局。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效果图(中建西南院设计二院供图)

空间变更随之而来的是内部活动“新与旧”。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升级以后,按照川剧专业演出的声学、舞台要求设计,锦江剧场内部舞台与座椅将全面翻新。此外,以后川剧的演出不再局限于厅堂之内,室内、室外、挑台、广场,皆可上演川剧,传统戏台转换为一座面向城市的“万年台”,前来打卡的游客能在外部看到露天川剧表演,也能走进内部看到博物馆里的川剧珍贵文物与光影资料。“这里有最正宗的川剧艺术表演,也有记忆中老成都的茶戏生活,更有以川剧为主题的咖啡、酒吧、文创店、时尚音乐与动漫主题聚会,将与太古里遥相呼应,成为新晋潮流打卡新地标。” 中建西南院设计二院副总建筑师李建明补充说。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内部效果图(中建西南院设计二院供图)

落脚点是受众的“新与旧”。“百年川剧戏窝子升级,焕新着消费模式与艺术体验,更新着看川剧的受众。”蒋明睿说,面向未来的戏剧才有希望,新修建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为川剧提供更多发展可能性的空间,每一个“跨界”的空间是一座桥梁,一面关怀着传统川剧老戏迷们的需求,一面希望引流更多年轻的川剧观众、戏剧爱好者。

未来:城市“新晋打卡地”,引进全国优秀戏剧

最近,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演员们也在加紧排练,修炼内功,强化川剧表演。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内部效果图(中建西南院设计二院供图)

蒋明睿透露,为迎接即将建成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正一面夯实传统折子戏、经典戏的同时,也将推出两部新戏,分别是著名川剧编剧徐棻根据经典川剧《庆云宫》为基础新创的川剧《花自飘零水自流》,和全院多位编剧携手创作的乡村振兴题材现代川剧《沃野炊烟》。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内部效果图(中建西南院设计二院供图)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的演出也不局限于川剧。”蒋明睿补充,在剧场投入使用后计划举行“开业演出季”,在疫情防控允许的基础上,邀请全国戏剧界兄弟院团带上自己的经典好戏和新晋剧目前来献演,预计引入50部左右的好戏荟萃在这座西南新晋戏曲文化高地,与四川观众四季相伴。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内部效果图(中建西南院设计二院供图)

(图片除署名外,由四川在线记者拍摄)

来源:四川在线
记者:李婷 摄影 陈昱翔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项目主体基本完工 外观已经全部呈现


川剧艺术中心明年“重装上阵”



2022年04月05日08:03 | 来源:成都日报





15473822577343636585.jpg


改扩建后的川剧艺术中心(效果图)


14585765210024541207.jpg


建筑外观已全部呈现


饱和醒目的中国红,壮丽工整的复古外观——在成都市锦江区华兴街54号,虽然打着围,但焕然一新的建筑外观已经全部呈现。据悉,川剧艺术中心这个成都传承超百年的川戏“窝子”,目前项目主体基本完工,将进行内部装修和设施设备安装,预计2023年上半年“重装上阵”对外开放。


项目进展如何?

大运会前将呈现整个外立面


多台绿色的直臂车,在大红色的建筑外墙前作业;景观花池正在铺设石材,石材中将嵌入灯带,形成柔和美观的轮廓照明;景观石墙也已砌筑了一部分,墙体+假山石形成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清明小长假期间,作为成都市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施工常态化推进,上百名施工人员坚守一线。

“项目于2020年9月动工,现在项目外立面初步呈现,外墙装饰含玻璃幕墙总体完成70%;总平工程总体完成25%,总平景观正在大力建设中;机电工程总体完成20%。”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经理赵道俊向记者介绍。

目前,该项目主体已经基本完工,内部装修和设施设备安装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我们倒排工期节点。大运会前将呈现整个外立面及光彩效果,总平地标文化建筑也将同步完工;预计2023年上半年对外开放。”赵道俊说。


为何要改扩建?

场地狭小设施陈旧等问题突出


川剧艺术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以川剧命名、以戏剧演出为主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其中包括锦江剧场、川剧艺术博物馆、悦来茶园,是成都市著名的川剧IP。“悦来,近者悦,远者来”,悦来茶园的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每一代著名的川剧艺术家,不少戏曲界梅花奖获得者都曾在此演出,被西南票友们亲切地称为“戏窝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场地狭小、设施陈旧、功能相对单一、配套功能缺失的问题日渐突出。

为了让成都川剧艺术中心重新时尚起来,让“百年悦来”回归时代生活的舞台,让更多到成都旅游的游客感受正宗的川剧艺术,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于2020年正式启动。


将带来啥改变?

以更时髦年轻的方式展现川剧


改扩建后的川剧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将达到约2286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09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772平方米;东侧地下室三层,西侧地下室一层,地面均为三层。

“设计总原则是最大限度保留川剧艺术中心原有文化和建筑特色,但以更时髦、年轻的方式展现川剧。”中建西南院设计团队负责人表示。

“项目完工后,川剧的演出不再局限于厅堂之内,室内、室外、挑台、广场,一同成为一座面向城市的戏台。各类艺术展与节庆活动,将吸引年轻人重新接近、认识传统精粹之美。茶馆到晚上‘变脸’为主题酒吧,博物馆与咖啡吧、书吧、主题餐饮共生。‘戏窝子’不再是老一辈的专利,更是年轻人的时尚聚点。”成都市住建局公建处负责人表示。


改扩建后什么样?

看外观


改扩建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兼具官式建筑的端正与川西民居特色,整体外观采用浓烈的中国红,与川剧火热的艺术风格契合。

建筑屋顶起翘的飞檐式,灵感源自川剧服饰中的翘盔帽、翘坎肩,彰显成都韵味。


看布局


中部保留原有的锦江剧场,东西两侧分别新建两栋三层建筑,通过架空廊道横跨老剧场,使整个项目连为一体。

中部:锦江剧场内部将重新装修。

西侧:包括传统川剧表演小剧场、川剧博物馆、排练厅及办公区。

东侧:包括川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区、悦来茶园及包间、川剧音像制作室、川剧阅读试听室、川剧信息传播中心、川剧艺术策划中心等。


【新闻多一点】


成都持续抓好重大区域型公共服务设施策划建设

已完成49处大运会场馆

工程收尾和品质提升

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成都市持续抓好体育、医疗、文化等重大区域型公共服务设施策划建设,确保项目高标准推进、高品质呈现。

推动重大体育设施建设。完成49处大运会场馆工程收尾和品质提升,完善赛事场馆设施体系;深入实施覆盖市—区(县)—社区、满足赛事—竞训—健身需求的“三级三类”体育设施体系建设,推进区(市)县级“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全覆盖。

推动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金沙演艺综合体建设,建成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等项目,打造天府文化地标。

优化重大医疗资源配置,持续推进成都健康医学中心、省第二人民医院天府院区、成华区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加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统筹推进区(县)级重大公服建设,结合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推进简州新城集散中心、温江科技园高中等40个区(县)级重大公服设施。


(成都日报记者 袁弘 文/图)



(责编:袁菡苓、罗昱)

发表于 2022-4-1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4-10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经理赵道俊
向记者介绍说,目前,该项目主体已经基本完工,内部装修和设施设备安装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我们倒排工期节点。大运会前将呈现整个外立面及光彩效果,总平地标文化建筑也将同步完工;预计2023年上半年对外开放。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4-10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戏窝子”悦来茶园“变脸”归来,成都川剧艺术中心,还有300多天就可以和我们重新见面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