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本着试点先行的思路,重点围绕推动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和培育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两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其中,在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投放和收集方面,西昌市依托月亮湖、陶家祠等生活垃圾中转站已建成8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完成全市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2000余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桶和370余组宣传展板、公示牌等设施的设置工作。
在生活垃圾中端分类运输方面,西昌市其他垃圾运输车辆已配置167辆,餐厨垃圾运输车辆已配置9辆。其中,其他垃圾运输车辆根据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垃圾产生量,随车设置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专用收集容器,开展分类运输。 在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方面,建成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新增600吨/日处理能力,与一期项目闭合,处理规模合计1200吨/日;建设运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处理规模110吨/日;建成运行再生资源市场1个,收集规模约200吨/日;有毒有害垃圾规范暂存后,申请跨区域处置。 去年,西昌市收运处置生活垃圾22.80万吨,餐厨垃圾675.66吨;收集可回收物约6万吨,规范暂存有害垃圾约0.1吨。 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方面,西昌市印发了《西昌市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单等资料12.8万份,为市民提供简单明了的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流程。在凉山民族体育场河东大道等公共区域投放16组生活垃圾分类智能设备,搭建市民体验平台,进一步引导市民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进方面,北城街道办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采购项目和海南街道办环卫与垃圾分类一体式市场化运行试点项目均已完成采购和合同签署工作,预计3月下旬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