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人民日报评论部原副主任范正伟任环球时报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社长。胡锡进卸任《环球时报》党委书记、总编辑。其中,社长、董事长为新设岗位。
中午,著名媒体人胡锡进在个人微博上发文称,他已办理退休手续,不再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职务。同时,其微博认证已改为“《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
胡锡进资料图
胡锡进1960年4月出生于北京,祖籍为河南平顶山汝州。他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1989年获俄罗斯文学硕士学位,并进入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工作。
1993年至1996年,胡锡进为人民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其间他深入战火中的波黑,后写作《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1999年,他获得“中国杰出青年外事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5年11月,胡锡进在萨拉热窝采访
1996年至2005年,胡锡进任《环球时报》副总编辑,并于2003年赴海湾采访伊拉克战争。2005年后,胡锡进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至今。他还是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后,《环球时报》特刊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环球时报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社长范正伟
公开资料显示,出生于1980年的范正伟是陕西绥德人,北京大学文学学士、法学硕士,毕业后进入人民日报社,先后在总编室和评论部工作,此前为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
范正伟,男,汉族,1980年8月生,陕西绥德县白家硷镇人,中共党员。1999年至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3年至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分别获得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进入人民日报社,先后在总编室和评论部工作。
工作以来,多次参与中央重大活动报道,起草撰写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等多篇人民日报社论,起草撰写多篇人民日报元旦、国庆社论,参与撰写十余篇“任仲平”文章,9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人民日报第七届青年工作岗位能手”,2011年被评为中央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知情人士透露,其担任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期间,主要从事人民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编辑和写作,是中国新闻名专栏“人民时评”的主持者,同时也是人民日报“任仲平”写作小组主要成员。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显示,范正伟参与、主持撰写了十余篇任仲平文章,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被认为是“中国主流媒体舆论创新典范”。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国纪平”文章《任何挑战都挡不住中国前进的步伐》,显示也有范正伟参与。
范正伟撰写的《让法治成为一种人民信仰》《政治生态如何“山清水秀”》《伤亡人数不是“敏感话题”》、《精神病收治不得偏离法制轨道》、《公共辩论求真比求胜更重要》《别做“不见外的中国人”》《靠什么破解“一闹就停”难题》《“艳照疑云”与“虎照猜想”》《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等多篇评论,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在中央党校学院论坛发言
2018年,范正伟在《学习时报》头版发表发表文章《以“政治效果”检验政治能力》,提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既要有坚定的立场,也要有科学的方法”,“要反对‘伪忠诚’,用火眼金睛辨别‘高级黑’与‘低级红’,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