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自从维修路面重新施划标志标线,把原来的1/2车道变成两个单行道以后,整个三桥的通行效率下降一小半,理论上只有原来的2/3,实际上因为人为增加汽车上三桥的行车距离,造成西藏路、胜利路的拥堵甚至加重了江天美食街和延安路的拥堵,因为老大桥白塔这边桥头的隔离护栏只允许下桥的车往下中坝走,顺庆这边下桥只有往下半城走,走上半城要走模范街去堵,没人愿意干,分流的目的实际上也没达到,唯一的好处是车祸频次降低了,但是由于一边只有一个车道,导致只要一堵,后面的车就只有堵死,动弹不得。顺庆桥头的拥堵有两点原因,一是汽车多,加上现在流量小了一半,想不堵都难,二是现在的交通组织方式为了堵市政新区下来左转的汽车,让摩托上桥变成了一件特别麻烦的事,导致很多摩托直接不管交通规则,强行在汽车车流中穿插,幸好汽车拥堵,车速慢,没出事。还有从桥上下来走胜利路的摩托,跑一公里多去转一圈好多人都不得干,直接穿出来。
针对以上问题,个人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如下,
一是恢复原来的1/2车道,或者中间一个作为潮汐车道,二是将高坪到顺庆这条道的堵点,龙王井外面那个人行道撤除,把中间的隔离栏弄好,请行人多走几步,从桥下集中到泰和青年城这边过街,以加大下桥汽车的车速,同时让摩托不得不遵守规则,走上面去绕一圈,三是开放滨江北路左转上桥的通道,减轻附近道路交通压力,四是调整高坪下桥处的红绿灯,加快流速,改善上桥处的车流引导方式,五是对老大桥两头的交通组织方式加以改进,方便人流车流,把这座桥更好的利用起来。
以上,
顺便提一句,滨江路现在由南往北一路上不准掉头的地方有点多,这实在是不科学,本来左转灯的时候并不妨碍掉头,现在不准掉头,人为增加汽车的行车距离,让汽车只有违规,反而在制造拥堵,实为不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