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开始,我国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一直都在逐步完善,前些日子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那么这些防沉迷系统真的没有弊端吗?
一、孩子冒充家长使用家长身份证注册
下图是在网络上流传很火的一张,说的是当时有一位60多岁的奶奶半夜三点还在王者峡谷“厮杀”并且成功拿下了”五连绝世“。这毫无疑问就是孩子冒用了家长信息,使用家长的身份证注册了游戏。
二、租号,买号
比起选择冒用家长身份证有可能被家长发现的风险,有一部分未成年的学生们选择租号或者买号,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平台都提供了租号和买卖游戏账号的服务,尤其是租号的费用并不是很高,租一次两三个小时只有十几元的开销,家长很难发现。
这些未成年的学生们利用着防沉迷的漏洞继续沉迷于游戏,事实证明防沉迷系统并无法真正做到管住孩子。我个人认为单方面靠政策监管,并不能达到很好的监管效果。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 观点和建议。
一、游戏厂商应该针对此类现象做出检测违规上号的系统
对登陆游戏的ip地址和机器码进行检测,同一个ip或者机器码一段时间内(例如一个月)登陆了多个不同的账号,可以判定为违规登号,发现一次违规上号就封一次ip和机器码。封了游戏号,可以再租再借,但是如果封了机器码和ip号,学生们大多数没有那么多零花钱再去买一部新的手机,也没有换一个ip地址继续上网的可能。
二、家长可以选择不允许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先引用一句以前我高中班主任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都要说的话,"现在对于正在念书阶段的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电脑游戏,而是智能手机,因为孩子偷偷玩电脑会被发现,而且大多数家长会给家里的电脑上密码,但是一旦有了智能手机,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关门你根本判断不了他是不是在玩手机。正在念书阶段的学生可以拥有手机,但是这个手机不能是智能手机。"
大多数未成年学生上网的时间都是晚上家长睡后,家长在睡后可以收走孩子的智能手机,或者直接没收孩子的智能机,只在寒暑假的时候还给他们。
三、校方严格要求学生不得带智能机入校
有很多学校都是属于住校的模式,学生在寝室里更容易藏手机,宿管不可能管的过来那么多学生,校方可以针对这类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增加宿管人数,每日休息时间前查寝,每月增加查寝次数和频率等。如若发现了带智能机进校,老师可以直接没收,并通知家长。
以上是一些我个人的看法,不知道各位怎么看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