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枇杷 文/邛崃古代美 寒霜未临顶著花, 春芽初萌果已挂。 名同西域一乐器, 不能弹来不能拉。 2021/5/9 修改
说明: 前些年,邛崃山区曾经广种龙泉驿地区引进的五星枇杷,没几年价格下滑,村民大多放弃了枇杷的种植。不过,种植风头虽然已过,但人们的房前屋后还是留下了星星点点的枇杷树。因为职业的缘故,我常常要对大自然的代表性动植物进行观察,观察时总要比别人多看几眼。过去,大人们时常把枇杷叶(除去绒毛)和其他药物煎汤,用于医治咳嗽,效果不错。近年来,茶余饭后,我对枇杷作了一些观察,居然还发现它的独特之处来: 1、枇杷花期自每年10月开始至次年2月,长达3-4个月; 2、开花顺序是树体顶部最早,中部次之,下部最迟,各支轴先开顶花,以后自下而上开放; 3、春节前已挂果,春节后才开始长嫩芽发叶,似乎是未婚先孕; 4、“枇杷”名字与来自西域的弹拨乐器“琵琶”读音相同,古时以致常常让粗心大意的书生弄混淆。明朝冯梦龙所著的《古今谭概》,刊载了这么一则趣闻:江浙才子莫延韩、屠赤水在袁太冲家作客。忽然看见大厅的桌面上摆着一篮筐,旁边还有一张拜帖,上面写着古色古香的“琵琶四觔”四个大字。“觔”字大家知道,是“斤”的异体字。可是琵琶怎能论斤呢?众人感到奇怪,一问管家,才晓得是乡间某秀才刚刚送来的礼物。打开一看,原来是一篮子枇杷。众人相视莞尔。屠赤水笑着说:“枇杷不是此琵琶”。袁太冲接着说:“只为当年识字差”。莫延韩听后又续两句:“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此诗形成后迅速传播,一时成为文坛笑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