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一个包容的城市,这里有最好的创新创业土壤。”
“既然都是努力,为什么不去一个更快乐的地方?来成都创业,效率更高!”
“我们的团队考察了一圈,最后选择回到成都。武侯区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创业氛围。”……
让喜爱变为职业,让梦想得以实现。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创业人才选择到成都、来武侯创新创业。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加快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打造创新创业者的“圆梦之都”“活力之城”,持续营造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浓厚氛围。武侯,正在让青年人才筑梦成都、成就未来,努力形成青年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生动局面。
“十四五”期间,武侯区将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全要素协同、全链条耦合、全周期扶持原则,让青年集聚态势更加明显、青年发展平台更加广阔、青年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青年融入城市更加充分、青年产出效能更加突出,全力打造青年人的“逐梦之都”、创业者的“圆梦之城”,持续营造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浓厚氛围,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城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打造创新创业“梦工厂”
对于满怀理想的广大青年来说,一个可以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最具吸引力。“十四五”开局,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被写进武侯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里。
3月25日,2021“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医药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专题赛火热开赛。紧扣“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主题,以武侯区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共吸引40余个国内创新创业团队同台路演竞技,汇聚产业园区、创投机构、高校、行业协会、孵化器等单位机构,为招才引智搭建平台。
人才是实现城市发展、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成都市委、市政府重点部署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努力创造筑梦天府的发展机会、安居乐业的生活体验、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祥和稳定的生活氛围。武侯区始终坚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让青年人才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就业有保障、情感有归属,希望更多怀揣创业梦想、乐意拼搏奋斗的人才留在武侯。
未来五年,武侯区将持续推进“以赛引才、以赛助创”,累计开展“蓉漂杯”专题赛、“菁蓉创享会”“磨客隆中对”“磨客行”“青年双创项目落地对接会”等品牌活动50场以上,积极参与举办“场景营城产品赋能‘双千’发布会”,累计发布100个新场景、200个新产品。
解决青年后顾之忧
针对青年人才全生命周期,武侯区将在载体供给、金融支持、推进城市机会开放共享等多个方面给予更大支持,持续提高青年创新创业就业服务水平。
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留蓉、来蓉就业创业。“蓉漂人才荟”武侯专场走进全国各大高校,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推进的方式,邀请各类人才广泛参与。通过在全国、全川各大高校的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招聘会信息,在校园内张贴招聘公告、派发宣传品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此外,通过精准推荐,利用短信、邮件定向发送邀约、电话热情相约目标群体等方式进行宣传,受到了求职者的热烈响应。
在“载体供给”上,武侯区将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依托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驻区高校院所科技优势,加快建设成都前沿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材料科学转化基地项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应用数学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在武侯转移转化。“十四五”期间,预计将建成9个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100个其他类型创新平台。
提供高品质双创服务,武侯区还强化青年创业金融支持,建立武侯区川大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基金,“成长贷”“科创贷”累计贷款规模超过10亿元。聚焦创业全生命周期需要,优化武侯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累计服务种子期、初创期项目850个,为青年提供更多市场机会。
让人才在武侯更有归属感
“乐观包容、友善公益”是成都的城市精神,随之而来的城市温度,也不断提升着广大青年的情感归属。从2021年起,武侯区将优化青年服务载体布局,建设新型人才工作站、青年之家等服务平台20个,提升桐梓林和老马路等国际社区服务集聚国际青年人才能级,打造“15分钟青年社交圈”,建成青年社交空间80个、青年社群30个。加强青年人才安居保障,建设人才公寓4000套,租赁住房7500套,人才驿站累计服务青年4000人次。越来越多的交流发展平台将出现在广大青年身边。
在国际音乐人才社区,武侯区将大力引进音乐总监、音乐导演等音乐产业领军人才,提升音产中心孵化能级,孵化创新项目30个。开展音乐超级实习生计划,提供岗位200个,开展音乐青年人才培训800人次。建成城市音乐厅、黑胶文化馆、音乐剧剧场等社交空间,组建音乐青年社群,开展各类交流活动100场。在梵木Flying文创人才公园,将建设集孵化空间、艺术空间、生活空间于一体,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文创人才公园。建成梵木Flying文创孵化器,孵化文创项目300家,提供文创人才就业岗位1500个。搭建梵木IP中心、版权工作站、创业辅导室等专业服务平台。营造青年人才生活场景,配置互动艺术空间、美学生活空间、便利消费空间等,开展文创青年交流活动。
(武侯融媒记者 胡晓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