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剧川剧以及京剧、汉剧、徽剧、湘剧、晋剧、滇剧……声腔之一的“二簧”,口语、文字常见“二黄”,《川剧志》也写成“二黄”。
笔者(原成都电影宣传责任编辑,特长推敲文字编撰电影广告语)之见:二簧被说、写成二黄,极不相宜。
本文从字的函意、声腔来源、师长传授等方面叙述个人见识:
《古今汉语实用词典》记载,黄:1、指颜色。2、指金子。3、指黄河。4、指黄帝。5、指幼儿。6、指失败或落空:黄了。指颜色黄的有:黄龙、黄牛、黄羊、黄莺、黄鼬、黄鱼、黄鳝、黄土、黄铜、黄花、黄瓜、黄豆、黄油、黄酒、黄柏、黄杨、黄芪、黄莲、黄苓……指金子(价值高贵)黄的有:黄金、黄冠、黄袍、黄榜、黄封、黄金时代……褒义黄的有:黄河、黄种人、黄帝、黄历、黄道、黄教、黄老、炎黄子孙、黄皮书、黄昏……贬义黄的有:黄汤(迷魂)、黄帐(耍赖)、黄色(下流)、黄泉(阴间)、黄疸(疾病)、黄梁梦(不能实现)、黄色工会(流氓团伙)……涉及语言黄的有:说黄话、开黄腔……涉及戏剧唱腔黄的有:黄腔走调,黄、凉、左、杠、顶……涉及表演黄的有:黄手黄足、双黄……
据此可知:讲究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的川剧以及N多剧种的声腔之一的二簧被说、写成二黄,思想性有错,艺术性有误,观赏性有偏,娱乐性搞笑。总而(简而)言之:川剧以及N多剧种声腔之一的二簧说、写成二黄,极不相宜。
师长传授、笔者(原温江地区汉剧团团长)知晓:汉剧声腔,有汉调二簧(还有汉调西皮、汉调桄桄、汉调郿鄠),人们习惯简称“汉二黄”。汉剧:中国戏剧界一个源远流长的优秀剧种,汉民族剧种,发源于汉中(古时陆路交通不便),盛行于汉水流域,故称汉剧。汉调二簧声腔的称呼源于伴奏的乐器,《古今汉语实用词典》记载的“乐器里用金属、竹子等做成的发声薄片”的簧。二簧称呼有三种说法:其一,二簧早期主要乐器是笛,笛用竹做簧,演唱时用双笛伴奏,故称“二簧”(川剧“吹吹腔”沿用笛伴奏)。其二,二簧称呼是古代“簧管体调”与“黄幡绰调”融合以后的合称。其三,二簧称呼是陕(西)二簧与山(西)二簧的统称。
综上所述,笔者(振兴川剧志愿者)认为:川剧以及N多剧种声腔之一的“二簧”,口语、文字常见“二黄”之因,或是过去,文化人少(鲜见文字记载),对于事物,口口相传,听音会意,同音的字,误会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