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与被造——杜洪毅新作问世契机 杜洪毅/文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流传着古老的造物神话,其中以中国女娲造人说和基督教创世论最为我们熟知。 以当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代造物神话似乎荒廖至极,却蕴含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 一方面讲,人和其它生灵,虽然不像古代神话中那样直接用泥土创造出来,但必定是被某种强大力量所缔造,神话中的超自然神只不过是对其的象征性表达。 另一方面讲,超自然神,恰恰是人的自我心理投射。人类之所以能创造出辉煌的当代文明,正是因为将自己视为上帝一般的存在。造物神话,只不过是我们每个人心中埋藏的终极理想。 人类的艺术发展到今天,早已走过了简单模仿和工艺化重复制作阶段。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艺术就是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视觉造型创作是最接近造物神话的表达方式。 我们虽不能像神话中的超自然神那样赋予作品生命,但却可以另一种方式将自我精神气息倾注于创作中,赋予作品独特的文化生命,这也是原创艺术的终极价值所在。 人是被创造的,不仅仅是被那看不见的造物主创造,更是被我们所生活的文化大环境所成就。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自己来做造物主,竭尽全力,去创造出新的价值。 所造之物,并非只是物的简单存在,而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载体。通过对视觉作品的创造,去传达自我生命对追求灵魂升华的强烈渴求。 造物,是无中生有的过程,但却不是凭空捏造。由于人的自我生命原本是植根于现有文化土壤之上,所创作出的作品必然也会具有以往文明的强烈烙印。 事实上,人类社会的任何创造活动,都不能脱离于文明沉淀而独立存在。只不过,这种文化基石在给予我们创作动力的同时,常常也会造成束缚。 任何的原创性探索,必然是在吸收母体文化养分和努力挣脱既有牢笼的痛苦挣扎过程中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