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公元1021~1087年)晚年退居钟山的时候,喜欢阅读佛经,他对佛理有深刻的领悟,《楞严新释》就是他为《楞严经》作的注解。他有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儿,成年后远嫁他乡,思念家亲眷属,忧怀之中,便寄诗一首寄给父亲以表相思之苦,其中有两句:极目江山千里恨,依前和泪看黄花。意思是,离家太远了,想家想得掉眼泪。
王安石收到诗后,于戚戚然中便亲手抄写《大佛顶首楞严经》一部,同时还有这首和诗,寄给爱女,勉励她放下心中的悲戚和挂怀,能从佛法中了达诸缘之如梦如幻,领悟并接受世间如梦幻泡影的无常,生离死别是缘起如幻的真相,期待女儿在精神上以楞严经的究竟了义智慧,化思念为修证佛法的动力,体悟楞严之智,从世间的忧悲苦恼中超越解脱出来。
王安石晚年读《楞严经》,对宇宙人生真相是比较通达的,否则,怎么叫“开智慧的楞严”呢。他在诗里说:“诸缘如幻梦”,意思是,父女之缘、夫妻之缘、君臣之缘等等诸多缘份,其实都是如幻似梦的。所以,不必要当真,更不好为此思念难过。这是劝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