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新闻说,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发布了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2018年消费过程中,有65.4%的受访者遇到过不诚信经营现象,其中 “泄露个人信息”最让人闹心。楼主是深有体会啊!!!自2017年底买房后,楼主的手机号码就被“卖”到了全国各地,各种骚扰电话不断来袭。有图为证。
这仅仅是楼主没来得及删掉的电话号码,去年六七月份是骚扰电话最密集的时段,最多一天要接到20个以上的骚扰电话。最晚是晚上十点多,最早是早上6点。真佩服这些人的敬业精神!这些电话来自全国各地,北到内蒙古,南到深圳……楼主还没来得及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各地的热心朋友就早早对楼主的钱包发出了邀请。
楼主偶尔好奇接一两个电话,客气的小哥哥小姐姐总是开口就问:“哥,你装修房子吗?”“先生,你需要贷款吗?”“老板,给你推荐一只内部股票”……
楼主发现,今年以来收到的骚扰电话基本都是来自成都本地,莫非号码又被买回家了?下图是楼主本周接到的骚扰电话。
楼主回拨了一个181开头的手机号码,想问问他们是从哪里得到我的个人信息的。接电话的小哥一口川普, 除了不断询问要不要装修,还劝楼主不要纠结号码的事。“装修你个鬼!”楼主当场被惹毛, 你侵犯了我的隐私,还叫我别纠结,滑天下之大稽!
到底是谁泄露了我的隐私?
售房小姐姐、银行客服、房协网都说绝不可能泄露客户隐私,难道是我自己昭告天下我买房子了需要装修吗?我信你们个鬼,坏得很!哪里都有内鬼,成都去年不是就抓了不少买卖业主信息的物管、房产中介吗?背后的猫腻想必你们比谁都清楚。
维权?还不如换个号码来得简单!
遭遇骚扰电话,报警?向消协投诉?起诉商家?别开玩笑了,你有证据么?你有时间和精力么?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的调查报告都说了, 消费者的维权积极性都下降了,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消费市场的管理,理顺维权流程,方便消费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真心希望这不是一句空话!!!
幸好楼主及时将手机号与各种账号解绑了,目前没造成什么损失。面对长期的骚扰电话,楼主只好让该手机号码退居二线,当起了备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