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转帖]黄联关镇位于西昌市境西南,距西昌城约30公里。东依螺譬山,西濒安宁河,地势东高酉低,由螺譬山北端山麓向安宁河坝倾斜。其南与黄水乡的麻栗沟接壤,北与经久乡青山嘴连界。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1个集镇,6个村,40个村民小组,44个自然村。90年代初统计,全镇1868户,9529人。其中汉族7798人,彝族1677人,回族50人,白族3人,苗族和傣族各1人,非农业人口664人。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最新统计,全镇2825户,11362人,其中彝族2189人。 黄联关昔名黄连坡,以山坡上多生黄连而得名。清朝末年在黄连老街上设税关,改称黄连关。民国时称南宁乡。民国25年 (1936)起为普格区区署驻地。建国初划为范家、黄连、陈所3个乡。1952年,称黄连乡,属南宁区,并为南宁区区公所驻地。1958年名黄联公社。1962年撤社复区,划出原黄水、阿七两乡辖区,仍名黄联公社,也称黄联街。1984年撤社建乡称黄联乡。1985年分乡建镇。1986年撤西昌县并入西昌市,改属西昌市。同年9月撤乡并镇,1993年撤区并镇称今名。 黄联关镇是西昌通往德昌、会理之交通要道。民国时期即是过往商旅行人及马帮的食宿站。民国31年 (1942)西 (昌)祥 (云)公路通车,更为西昌南下之要冲。建国后因安宁河河床东移,及108公路、成昆铁路占地等,自70年代起,在老街以东另建新街,即今镇政府所在的土林街。国道108线和成昆铁路从老街两侧通过。街边108线西侧的安宁河边有机动渡船 (枯水期有便桥)通往河对岸的中坝乡和佑君镇 (原河西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