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93|评论: 0

[川剧知识] 成都哪里看川剧好?【天府锦绣梨园】成都变脸老茶馆解析川剧成熟繁盛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哪里看川剧好?据可靠的文本资料考察分析,川剧的形成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孕育形成期、诞生成长期、成熟繁盛期、挫折抗争期、改革振兴期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现将孕育形成期、诞生成长期、成熟繁盛期的动向及特点概述如下:

鍥剧墖1.png

(一)成熟繁盛期(1950年~1966年)。此时期以新中国建立后的“改人、改戏、改制”为起点标识。“三庆会”建立前后,川剧才具备了属于剧种自身的第一代剧作家、艺术家。换言之,这一时期享有盛名的剧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共识及创作演出,是川剧堪称“现代戏曲”新生代的主要依据。川剧剧种的发生、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从那些有名有姓及有可靠事实依据的被称为“黄本”、“泰斗”、“祖师”、“圣人”、“戏状元”、“蜀伶之冠”(注:参见谭韶华:《川剧群星》。巴蜀书社1988年第1版。)等开始,一代一代地用生命中的思想情感、意志理想、聪明才智等方面的本质力量谱写而成。这也就是20世纪初以来四川人特别关爱和理解川剧的根本原因所在。

鍥剧墖2.png

然而,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战乱不已的三、四十年代,处于成长时期的川剧与创造主体的人生境遇一样,不仅被压制在社会的最底层备受歧视和摧残,并且频临绝境而奄奄一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中央政务院对戏曲事业统一部署的“改人、改戏、改制”,川剧才获得了新的生机,进入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生态环境,并迅速茁壮成长和迈向了成熟与繁盛的时代。1950年至1966年期间,川剧在政府的重视和扶植下,正式成为了一种全民性的公益事业。通过“改人”,提高了创造主体的社会地位、思想水平、文化素质及审美创造能力。周企何、陈书舫、阳友鹤、刘成基、吴晓雷、周裕祥、曾荣华、袁玉堃、许倩云等一大批川剧艺术家相继进北京、赴朝鲜、访东欧载誉荣归,并巡回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及上海、南京、天津、武汉、西安、太原、郑州、洛阳各省市演出及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通过“改戏”,对传统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鍥剧墖3.png

成都哪里有川剧变脸?一大批传统剧目在“四川省川剧剧目鉴定委员会”的指导下努力地进行了“挖掘,整理,加工,修改”。其中,陆续正式出版发行的剧目数以千计。有的剧目演出获得全国剧本奖或优秀剧本奖(如《柳荫记》、《彩楼记》)。有的剧目被摄制成舞台纪录片(如《川剧集锦》)、艺术教学片(如《单刀会》、《渡蓝关》、《孝儒草诏》)、故事片(如《杜十娘》、《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通过“改制”,川剧表演团体由世纪初散落民间的“班社”、民国时期各自为政的“剧部”而转变为民营公助、公私合营或地方国营的“院团”,纳入了国家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

1521687314422463.jpg

成都川剧老茶馆推荐,成都双流区黄龙溪古镇天府锦绣梨园用最专业、最传统的川剧表演吸引来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观赏留宿。天府锦绣梨园建筑宏伟大气,内部构造古风古韵,不管是看川剧,还是喝川茶,都散发出浓郁的古镇气息。

1521687328416469.jpg

不论是招牌路数、看家绝技的川剧《变脸》,还是戏曲长绸与舞蹈相结合,舞姿优雅柔美的《蜀风蜀乐》,亦或是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的《茶艺》等,节目众多,不间断上演,独特的表演手法大大增加了川剧的魅力。所表演的节目常常酿成爆棚之患,深得观众热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