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川剧变脸老茶馆,川剧演员在演出前,要在面部用不同色彩绘成各种图案,以展示人物的身份、形貌、性格特征。在保持剧中人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演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绘制脸谱,以取得吸引观众注意的效果。故川剧脸谱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是各类地方剧种中少见的。
川剧脸谱并不是死谱,而是活谱。"诗谱"、"词谱"、"曲谱"等谱中常常有所谓"又一体"云云,也表示"谱"的变化,说明有灵活性。而川剧的脸谱也同样如此。运用脸谱要根据具体人物作适当的增减或改动。
色调--颜色是最基本的角色标记。川剧脸谱以颜色表现人物的基本特征,其用色定调原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长期形成的欣赏习惯为根据的。
在川剧脸谱中,多以红色来表示忠肝义胆的人物,黑色多用来表现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人物,白色多用来表现冷酷无情、阴险狡诈的人物,绿色和蓝色多用来表现草莽英雄、绿林好汉或好勇斗狠而又凶残的人物,而金、银和灰色具有虚幻神秘的感觉。
象征图案--在用色定调的前提下,在人物脸膛上勾画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的图案,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人们对剧中人物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批判鞭挞,其贬其褒都能从图案中反映出来。
动物图案--用动物图案表现人物特征,是川剧脸谱的一大特色。例如,江湖豪杰马俊,人称“玉蝴蝶”,于是就在马俊脸上勾画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绿鸭道人的脸上勾画有展翅的鸭子;蛇精的脸上勾画有盘曲的蓝绿色长蛇等等。
霸儿脸--霸儿脸又叫霸儿花脸,是剧中人物青少年的造型,反映人物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特点。霸儿脸延续角色中老年脸谱的特征,不带口条,一般以鼻为界,只勾画脸的上半部分。霸儿脸还有隐含表现人物后代形貌特征的作用。
文字脸谱--将书法汉字勾画在角色面部的显著位置,再配以其他装饰图案。文字脸谱多出如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舞台上。大约可以分为简捷的文字造型和抽象的文字造型两种,并有篆、隶、楷、行、草等书法形式。
成都川剧变脸在哪里看?川剧脸谱是川剧舞台人物的形象标志,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征。成都的黄龙溪,除了美景美食有着好印象外,古镇上的天府锦绣梨园更有着专业的川剧节目表演,名角荟萃,技能超群,用舞台演出的形式将川剧脸谱重现在大众眼前。经典川剧变脸,用快速、准确、专业的演绎把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变化,眨眼的功夫即是另一个人物展现。
语言诙谐刁钻,不拘一格的川剧戏剧中的经典滚灯,演员反复运用“滚灯”技法,推动情节发展,百看不厌,处处捧腹。《梨园芳华》以锣鼓作为主要演奏乐器,糅合了京剧、川剧等各派戏曲艺术风格,开场就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韵。《蜀风蜀乐》戏曲长绸与舞蹈相结合,舞姿优雅柔美,色彩斑斓的长绸舞出不同的绸花。
成都川剧变脸表演,《茶艺》是我国茶道的一环,是茶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不管是经典川剧,还是民间绝艺等表演,让人看了心生留念,说起黄龙溪的游记必然夸赞天府锦绣梨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川剧戏曲会馆,结合古镇上千年的历史,将川剧盖碗茶相融合,重现梨园昔日光彩。天府锦绣梨园志存高远,戏曲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创新,成为景区传统文化的代表和标志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