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47|评论: 0

驾车去成都东客站的市民注意了!送站接站交通路线有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开车去成都东客站接送旅客的朋友,是不是被那里复杂的交通组织弄得有些头疼呢?而且还经常在一些小路上遭遇拥堵。1月29日,成都交警针对目前东客站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优化之后,此前的送站接站路线有所调整。

问题一:东客站在2011年投入使用时,位于中环路的西广场地下停车场入口还未建成,接站社会车辆、出租车均只能从位于青城山路的另一处地下停车场入口驶入,因此当时青城山路以地下停车场入口为界设置了两处单行道,入口以北设置为由北向南单行道,入口以南设置为由南向北单行道,车辆可由两处单行道前往停车场。但由于青城山路道路狭窄(车行道宽8米),虽然在两个单行道止点位置设有隔离护栏,但是仍然有大量车辆经该路通行并经常逆行造成拥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将青城山路(青衣江路—沱江路)调整为机动车由南向北单行道,青衣江路(青城山路—中环路)调整为由东向西单行道,与区域内的沱江路、龙泉山路形成顺时针单向循环交通,可以有效缓解青城山路的交通拥堵,提高西广场的快速疏散能力。同时对原指引社会车辆至青城山路进入地下停车场的指路标志作相应更改,改为指引至位于中环路的西广场地下停车场入口驶入。

问题二:东广场南送客匝道桥落地点距青衣江路与龙泉山路相交路口约30米,距离较近。由于下桥车辆车速较快,且匝道桥位于龙泉山路(由北向南单行道)底层道路西侧,下桥直行车辆与底层道路右转车辆存在交织现象,易造成交通拥堵并存在事故隐患。

解决方案:取消青衣江路与龙泉山路相交路口人行横道线,行人可经该路口南侧约150米的岷江路口过街;并从匝道桥下桥处至该路口南口增设75米中央隔离护栏,对下桥直行车辆和底层道路右转车辆进行隔离,送站南匝道桥下桥直行车辆与底层道路右转车辆可经岷江路通行。

问题三:西广场地下停车场在中环路有一处入口,位于中环路与青衣江路相交路口北出口辅道内,社会车辆经该路口南进口驶入辅道时与右侧公交专用道内直行公交车存在交织现象,易造成拥堵并存在事故隐患。

解决方案:将中环路与青衣江路相交路口南进口处约60米公交专用道改为直行车道,由南向北机动车可以提前变道后安全驶入西广场地下停车场入口。

调整后的东客站送站、接站路径:

2015年市交委牵头,重新对东客站东、西广场的功能分区进行了优化调整,西广场地下停车场只能停放社会车辆和出租车;东广场地下停车场只停放公交车(不再具有接站功能)。这次调整从根本上避免了两个广场在功能上的重叠和交叉,便于群众认知和接受,结合调整后的广场功能分区和片区路网,提出以下送站、接站线路:

2.jpg

3.jpg
(一)送站线路

线路1:从三环路及三环路以外道路前往东客站的送站车辆,引导经三环路定向匝道至金沙江路,到达南送站区。

线路2:从中环路及中环路以内道路前往东客站的送站车辆,引导经中环路至白龙江路,到达北送站区。

4.jpg
5.jpg
6.jpg


(二)接站线路:最终都要到西广场地下停车场

线路1:从三环路南、北侧前往东客站的接站车辆,引导经金沙江路至邛崃山路,再经邛崃山路左转至大渡河路,由大渡河路右转至中环路,再经中环路至西广场地下停车场。

线路2:从东客站北侧前往的接站车辆,引导经迎晖路至中环路,再经中环路至西广场地下停车场。

线路3:从东客站南侧前往的接站车辆,引导经驿都大道至中环路,再经中环路至西广场地下停车场。

接站车辆接到旅客后,经位于中环路的西广场地下停车场驶出后,须至白龙江路跨线桥下掉头后至迎晖路,再由迎晖路左、右转分别向城内、城外行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