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蓬安每一天,尽在蓬安 全 搜 索。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即可关注蓬安 全 搜 索 微信公众号。同时欢迎您加微信号:dsp1974515 进群抢红包和看更多蓬安新闻:
本文作者/韦锡洪
编辑:邓四平
隆冬时节,难得晴空万里,笔者抽空来到了锦屏镇张家沟村,与村民一同探索百庙子与清朝年间蓬州知府县太爷与该村几大“景”点的渊缘,同时引出一块不断长大的抱甩石与谢武状元的传奇故事。
谢家武状元抛出的抱甩石在不断长大
距今两百多年,张家沟七组谢姓人家出了一名武状元。
谢家二少爷自幼习武,经常用木棍两边固定很重的石头练举重,他将一个几百斤左右的石球用绳子捆绑,站在山上舞动石球,多远都能听见石球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呼呼之声。
当年谢家条件较好,就十分支持老二习武,建有马场专供二少爷练习射箭,日久,谢二少爷终练得一身过硬本领,“马跑起来,他站在马背上,可以箭箭百发百中射中靶心。”
据传说,有一天清晨,谢家二少爷在山顶上舞那大石球,突然绳子断了,石球飞出很远。二少爷十分生气:“看你跑多远,要长多大随你便,我不要了!”
从那以后,锦屏张家村七组与卢家坪村交界的麻子沟的一块田里,就长出了这块大抱甩石。
田边长起的石头
今年七十多岁的谢大爷讲,他家解放前种地主家的田,就在那块石头附近,经常去到石头上玩耍,那时很轻松就爬上去了,一跳又下来了,“上面是平的,许多人在上面晒东西,现在都长凸出来了。”
看见现在足有两层楼高的抱甩石,人往上攀爬留下的印迹十分明显,笔者充满了好奇,在谢大爷和胡大哥的鼓动下,我脱掉鞋子,战战兢兢地爬了上去,看见上面是个圆包,逗留片刻,又费了很大的周折才从石头上下来。
村民往石头上攀爬
胡大哥说:“小时候,石头距田埂还有一定距离,放牛都能牵起轻松走过,经常几个伙伴放下割草的背篼,就坐在抱甩石与田埂之间的缝隙处打扑克玩。”
谢大叔也证实有这回事。“然而现在石头已与田埂长到一块了。”
据传,假如有人在抱甩石上烧火,距离近一公里的吕家院子就会有房子或猪圈燃烧,“所以一直无人敢在上面玩火!”
据说谢二少爷去西安府考状元,却屡考不中,原来是二少爷的嫂子怕他考起状元离家远走,外姓会欺压谢家,当二少爷每次前往西安府去应试时,她就将自己的扎腰裤晾在谢府大门口外,二少爷出门看见,都会绕过去。最后一次,又要去西安府应试,谢二少爷同样在家烧香拜过祖先后,头也不抬,就穿过大嫂晾的扎腰裤。大嫂见状,立刻祝福道:“鸡公不叫鸡母叫,这回中个张改教,脱下你的蓝衫,穿龙袍!”
果然不出所料,谢家二少爷不久就中了武状元,穿上皇帝赐的官裤,戴有顶子的状元帽回来。
当地人讲谢武状元生性耿直,好打抱不平,现在两路罗家沟张姓地主年终不给长工工钱,谢武状元知晓后,有一天他手持大刀,专等张地主前来,一刀就将张地主骑的马脚杆砍断,张地主滚下马来,直向武状元求饶,第二天就给所有长工的工钱付了。
谢武状元从小习武,书却读得很少,当状元后,应酬和写折子之类的颇显吃力,就去百庙子拜胡五先生为师习文。胡五先生见到谢武状元立即下跪行礼。武状元俯身扶起胡五先生,忙讲,我是来拜师的!
胡五先生却对武状元拜师有一条件,“能办成我就收你为弟子。”
原来胡家有一女子嫁到沈家被折磨至死。因沈家有钱,朝庭官员就偏袒沈家。胡五先生早就想出此怨气以解心头之恨。
于是,谢武状元就身穿状元服,头戴官帽顶子,逢场天就去现在的锦屏街上等沈家人前来。看见沈家人走近,谢武状元就将官顶子故意让其掉地上,因从前,武状元帽子上的顶子被撞,那是有辱皇帝,于是兵差就将沈姓人拿下送官府问罪。为胡家报仇雪恨后,谢武状元就顺理成章拜胡五先生为师。
谢家后人讲,他家祖上的那顶官帽子被他们用来招蜂子(蜂子分群,做了凉帽子,招蜂),用了几十年才用烂。
成精的鲤鱼飞走了
另外传说清朝早年周天柱在蓬州任知县,有一天带着兵差路过张家沟,发现胡家在给老祖坟修围子。从前,修坟都要讲规矩,只有朝庭有人做官且要有一定的身份等级的人才能给祖坟修围子,不然就是犯上,要被朝庭问罪。
周县太爷极懂地理,他将身上带的罗盘拿出来一打,发现谢家老房子庙子下面的麻子沟有一龙脉,他惊呼:“该处要出大官!”
猫儿石
他唯恐自己官位不稳,于是继续探索,发现胡家大院子门前有一河沟里面有两条成了精的鲤鱼,在青石里被胡家院子后面的猫儿(石)两眼盯着,不然早就窜往罗家湾张家屋的大堰塘了,但张家堰塘早就有八仙将网铺开正等着这两只成精的石鲤鱼。
周县太爷第二天招来张家沟村一名叫胡天才的石匠,忽悠他说:“你们胡家要出大官了,我赏你50两银子,去将你们胡家大院子门前的到塘水改道。”
村民挖开河道淤泥,就看见河壁上刻有的文字。
胡天才怀揣着周天柱赏的50两官银,手拿公文,回家就找来金石匠等人,在到塘改河道。在此处,几名石匠在石头上打了两年,才修成高一人半左右,长十多米的石河沟,当年上面搭有两处石条子供过路人行走。
传说那两条鲤鱼,在胡天才与金石匠开石河时,有一天晚上飞往了万河附近的紫石坝。至今还有人说,胡家院子到塘的两条鲤鱼跑的当晚倾盆大雨,张家沟两边长的斑竹至双桥子外的斑竹全破开,每节巴之间都有小人人抬脚,差点露出头,不然会有降王出现,这天机被周县太爷破了。
百家庙与流黄沟
当地百姓讲,如果天旱将到塘水抽干,就会变天或者下雨。
原来谢家梁子上瓦子坪的香火旺,逢天旱久不下雨,老一辈抬鲁班大师去求雨,他们一路走过的地方就会打阴,回来就会下雨。下面的鲤鱼石被周天柱设计破坏后,上面庙子香火就逐日衰退,求雨许愿都不灵了。于是有人出来组织乡绅百姓捐款捐物移庙子,当年有一百家人出钱出物,因而取名百家庙(现在只留有正殿了),庙子移上去就恢复了从前的灵性。
地瓜根与夹牛石原址
流黄沟
但在附近又出现一怪事,有一家贫穷人家丈夫过世较早,留下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与母亲相依为命,每天去庙子下面砍柴去卖换米面或者供家中烧柴用,每天上午砍一背就到中午了,下午去砍一背就天黑回家,周而复始,每天如此,头天被砍的那颗树第二天去看,却又长得十分茂盛。有一天土地老爷投梦给小伙子说:“我不怕你千刀万斧,只怕我去你来!”小伙子不解啥意就问床上的母亲,母亲三思后,悟出是锯子,于是小伙子拿把锯子去将这颗树终于锯断了,传说流了一沟的黄水,于是就有了流黄沟的来历。原来那颗树是地瓜根成了精。树锯断后,一条水牛刚好能穿过,于是当地人称该处为夹牛石。当天村民指着该处说,解放前百庙子办学,将另一方的石头打了,方便学生上学路过。
谢大爷站在抱甩石边朝笔者挥手作别
在此感谢张家沟百姓讲述传说,特别要感谢胡恩洪大哥不怕严寒在到塘口断河水、起淤泥,再现历史文献,在此道一声辛苦了!
本文作者:韦锡洪 编辑:邓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