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服管教是一种很恶劣的行为,不仅仅是向父母权威的挑战,更会激化矛盾,造成家庭不和。但很多时候,“不服管教”只是父母眼里单方面的定义,之所以把孩子看作“不服 管教”是因为孩子屡屡忤逆大人的意愿,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真正的需要或心声。
因此,面对不服管教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谨慎应付,科学处理。
12岁的佳佳星期六想和同学去逛百货商场,然后看场晚上7点的电影,大约9点半以后再回家。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佳佳的要求。
妈妈说:“六年级的孩子可以自己去逛百货公司、看电影吗?”
“妈!求求你让我去嘛!”佳佳不停地说服妈妈,“其他的同学都去过了,只剩下我。她们都笑我像个小木偶一样,什么事都不会自己做!”
“可是,让你们自己去逛商场我真的很不放心。”妈妈回答。
“大家都这样,为什么我就不行!”佳佳开始掉眼泪。
“佳佳,我先打电话给小萍的妈妈。”妈妈希望有更多时间和资讯来做决定,“你和小萍是好朋友,我想看看她妈妈是怎么决定的。”
“你打电话来真好,”接到佳佳妈妈来电,小萍的妈妈说,“小萍和佳佳一样,吵个不停,说的话也都一样。我之前打过电话给妮亚的妈妈,她的情形也一样。那我们是不是该一起商量一下,看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比较好。否则,听孩子说起来,我们好像很不近人情,把她们当木偶一样操控在手里。”小萍笑着说。
最后,妈妈们决定让孩子们星期六去逛百货商场两个小时,晚上如果要看电影,必须有一个大人陪同。这样,孩子有某种限度的自由,大人也比较安心。“妈!这种规定太无聊了吧? ”佳佳不以为然。
“宝贝,规定就是规定。你可以决定遵守它,去逛街看电影;或者干脆不去。你自己想 一想。”妈妈平静地回应。
佳佳决定遵守规则和同学去逛百货商场。去了几次以后,她们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好逛的,想不通为什么以前想去逛想到要疯了。如果当初没有尝试的机会,孩子自然无法亲身体验,也不会有想法上的转变。
面对孩子的“不服管教”,父母一定要慎重对待,一定要能够从孩子“不服管教”的“不听话”行为之中,看到孩子真正的需要,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父母应当这样处理:
不要轻易责备孩子
常常不讲方式、场合地批评孩子,是父母的通病。有些批评十分尖锐,却不完全正确,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渐渐引起孩子内心的愤恨、埋怨,甚至记仇。所以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缘由,不要乱批评;需要批评时,要注意语气、场合和方式;批评时要循循善诱,使他心甘情愿接受。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对有问题的孩子,可以用启发、引导的方式,不摆父母的架子。
允许孩子拥有更多自由
孩子到了学龄时期,不妨适度给他一些自由,教他为自己负责,例如:可以骑脚踏车去同学家,到了先打电话回家报平安等等,等他渐渐长大,才会懂得如何安排更多的自由、 接受更大的挑战。过度的保护或管束只会阻碍他的成长和能力的养成。
订立明确的范围
如果孩子要求更多的自由,父母在答应他的同时,要让他明确地知道自由的范围。例如:“你可以去朋友家玩,可是我要知道你去谁家,什么时候回来,还有,到了以后要打电话回家。”这样,父母比较放心,也可以观察孩子是否负责任,做到交代给他的事情。
适当对孩子进行惩罚
如果孩子滥用某项自由,没有遵守事先的约定,父母就应剥夺他的自由一段时间作为惩戒,然后再给他机会,看他是否有所改进。例如:“我事先已经告诉过你,脚踏车不可以骑到大马路上去。现在罚你这个星期不准骑脚踏车。下个星期再骑的时候不要忘了这个规则哟。”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问题:
1. 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2. 孩子成绩差
3. 孩子写作业拖拉
4. 孩子对学习没兴趣
......
那么,请加入我们《孩子四轮学习法》,这是一套由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院赖森强教授经多年服务孩子的经验总结出来的针对孩子问题一对一的解决方案,敬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孩子四轮学习法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