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68|评论: 0

[散文随笔] 割麦的日子 杜录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麦刚一割完,用关中人说的话就是,要赶紧倒腾,从麦地里面收来的麦子,不敢窝了,懒人麦一收回来了,先歇上那么一两晌,其实呵,老天爷等麦一收回来,没有给秦人那么一个机会,麦窝两天,麦蛾就乱飞起来了。
父亲也一生与农村无缘,母亲却是地道的农业人口,麦黄了那怕烂到地里面,父亲有他的生活之道,其实也就是几十年前的靠工资生活的人。等农业社倒蹦散伙的时侯,伯父争着买农业社的农机与树木牲口,兴致很大,在生产队的马房里面,一种不知下文的分业,生产队在卖,伯父那一批人在买,弟兄二人就是关中人的土话,不是冤家不结夫妻,不是仇人不世弟兄。弟兄二人,你是水,我就是火,让十几个外甥劝不成,说不成,哭不成,只能以沉默给自已宽心,社会生活就是这么个我舅家人,外甥必竟是外姓之人呵。由他们两个去吧。
就是那么两个人,一个是抗战最吃紧的时俣去了中條山,一个是硬让人因村怨抓去当杜司令的出国兵,外界叫远征军,陕西农村就叫出国兵,也许是杜甫的厌战积修造化吧,能回来的人不多,远征军也罢,中條山也罢,村上能活着回来,岂非先人之造化,那个年代谁管谁,那里能想到农业社被拍卖的光景。
事实终归是事实,农民忠心希望农业社散伙,做为父亲来说,听之由之去,退休工资在手,爱分就分,爱合就合,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过去的农业社时代,一个村子里面,总有几个人领工资,不劳动,但心须向农业社交钱稂款,基本上就是一半工资,每年大约二百元左右。就是那个样子了,交就交,都在交,有什么不同意见呢,完全没有什么必要。交钱的时侯不愉快,分麦分油的时候也就想通了。所以说,弟兄二人都对,伯父是农业社的苦力,父亲给人家交工资,为了啥,为了生活,就是那个样子,都是穷困者。也更是一家人。
地刚分的时候,收麦种玉米就把人逼的紧的要命,现在回想起来却实太累了,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业务竞争,很激烈,很忙乱,很伤感,买不起牲口的人,自已就拉犁。
收麦何其苍黄,晒麦何其恓惶,麦一收完,就把炕烧热到炕上让麦休息,那时侯,爬到炕上去翻麦的感觉,比吃肉的感觉是一样的。
有时侯,天大日头大的时候,炕上就不晒麦了,到公路上晒,到衙门里面硬化了的院子晒,难免人性的高上低下,公家的地面,农民也是公家人,母亲有底气在乡上晒麦,那些公务员也不说不阻拦,有一些怪人才说呢。也是阴阳怪气的话,晒麦可以,麦衣要打遮干净。
那是啥话吗,也是中国人对几千年衡门的总`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地分十几年之后,晒麦这一道农业程序,淘汰了,割麦机一割,送到村办面粉厂就行了,快捷化,多么好的社会,以前机关不让农民晒麦,现在公务员良心发现了让人家晒麦,可惜的是,社会已经没有那个机会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