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65|评论: 0

[泸州杂谈] 泸州“鲢鱼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泸州“鲢鱼洞”  
    “鲢鱼洞”是泸州沱江上的一个小乡场,离市区不远。我在“鲢鱼洞”有龙门阵摆。
    “鲢鱼洞”实际上老地名叫连云洞——第一张照片就有显示,与连云港就差一个字,还是差最后一个,有点像“连云”复姓兄弟,但两者的模样和家业之差就要用孙悟空跟斗云来丈量了。这也没什么,无贵贱之分的,到底是亲的嘛。我当娃儿时,大人们都叫“鲢鱼洞”,以致我还想是不是那里有个洞的鲢鱼特别多,现在看来那是因为普遍的不认字。没文化也成了“生产力”,“鲢鱼洞”只是产品之一。有文化更有名堂,连云洞现在又改叫和丰了,与牛背石改为丰乐如出一辙,有文化还有权才改得了,明显是想叫一个吉祥或者好听的名字,有老百姓的思想,未必不是好事。其实,老地名有更深远的文化,它们都有来历,牛背石就很形象,它建在山梁上,下面是石脊……牛背石曾“火烧连营”,风大水少,据说差点毁了全寨,大概是在上世纪的六几年吧。为什么叫连云洞,有知道的网友吗?
    1959年,我国市面上已经有了物资紧张的兆头,市管会应运而生,有些东西开始控制供应,城里的蔬菜不那么好买了,我们街的几个大娘相约到“鲢鱼洞”去买——乡场卖菜的农民多,我父亲下力回来听我说,就叫我跟着去,还额外给我了一张十元,我是第一次去,很高兴。第二天是“鲢鱼洞”的赶场天,天麻麻亮,我们在批把沟乘船逆流而上,不久到“鲢鱼洞”码头——不知是不是现在图片中的那个,没想到就有几个红袖章的市管员在那里大声喊,说外地人来买菜是投机倒把,不准买,没人听,都向市场奔去。我是学生,人连样子都是憨冬冬的,初出茅庐,第一次见这阵仗,脸顿时就吓白了,幸好有个大娘拉着我走,才算到了街上。街上熙熙攘攘,买菜和买菜的人都不少,有几个红袖章在巡逻,他们是本地人,肯定认识本地人,所以有火眼金睛,能一看就知道谁是外地人,见了我就说“娃儿不准买哈,买了要遭没收”,见到一回说一回,说得我简直不敢问菜了。我真的怕遭没收,十元是当时最大的一张钱,钱最不喜欢到我们家,我们家却没计较它的嫌弃,也一样对它很热爱,甚至更热爱,万一买的菜遭没收了,我父亲会气急败坏的,那栗暴——有的叫磕捶——不知要在我头上打多少个青包。下午散场,我两手空空坐在船上,看大娘们如数家珍般地摆她们的战利品,心里已经十分难过,偏偏还有大娘数落我:“……你龟儿硬是憨的,你各自买噻,哪个敢没收哟,看我们没遭咹!”晚上父亲回来,肯定是大失所望,听我一说,主要是看带着我体温的十元还在,接过去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我是他的遗传,他没什么好说的。这是破天荒了,白花了船钱,我还没遭打骂,饭倒是饿着回来吃的。
    我这次专门重回“鲢鱼洞”,也刚好是赶场天,我们九点过到,场就散了,不像以前要大半天,有个赶溜溜场——今天赶这场明天赶那场——的流动商贩没好气地说:“现在赶场的时间就一个把小时,还没有我摆摊收摊的时间长。”有人解释:这不是惜时如金,而是很多东西家里都有了,赶场只是补个急。
    图中有座大桥,当地人说是沱六桥。
GLN_2420.JPG GLN_2422.JPG GLN_2423.JPG GLN_2424.JPG GLN_2425.JPG GLN_2429.JPG GLN_2431.JPG GLN_2435.JPG GLN_2432.JPG GLN_2436.JPG GLN_2440.JPG GLN_2437.JPG GLN_2439.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