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全国289个城市竞争力指数出炉!四川18地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等3项排名数据出炉!
我们这就去看看,天府之国成都在各项排名中第几?
综合经济竞争力
宜居竞争力
可持续竞争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自2003年开始
每年发布一次
底蕴十足
这份报告来头不小
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共同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作首席研究员,两岸及香港和澳门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历时大半年时间才联合完成。
这份报告内容对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报告利用指标体系和客观数据,对全国数百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从整体上衡量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格局,为制定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提供启示和参考。
这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15次年度报告。利用指标体系和客观数据,报告详细评价了289个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状况。
报告从整体上衡量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格局,以及有关方面距离理想状态的差距。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本次报告的年度主题为
“房价体系:中国转型升级的杠杆与陷阱”
过高房价不利于城市发展
主题报告认为,中国房价体系为尖塔形分布,具有单中心、多层次、集群化特征,房价体系的多层次性不断增强。
房价体系存在扩散效应、虹吸效应、传染效应、迁移效应等多样化联系特征。
房价体系的变动性:从城市分化向城市群分化演变。一些城市房价的偏离了合理的水平,导致房价体系不合理。
适度的高房价有助于通过提高城市高技能劳动力的比重等途径助推城市发展,成为转型升级的杠杆,但过高房价则不利于城市发展,甚至会成为转型升级的陷阱。
房地产调控:分级分城施策主题报告建议,为更好发挥房价体系在转型升级中的杠杆作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完善和培育我国多中心群网化的城市体系,通过大中小城市(镇)的协调发展来推动转型升级;
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抑制投资投机,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形成合理的房价体系;
三是根据不同城市在房价体系中的功能和地位,采取“分级分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