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斑驳的历史中走来,道光年间的营山白塔,向五湖四海的游客,绽放出秀美挺拔的身姿 营山城区最壮观的人文景色,肯定要算白塔公园那座历经几百年风雨洗礼,建于道光年间的白塔(又名回龙塔)了,塔分九层(鄙人百花,数了又数,是九层宝塔),远望有巍然屹立,端正威严,气势不凡之感,近观则有,高大挺拔,顶天立地,高耸入云之象,站在塔底抬头仰望,见塔身上虽有斑斑青苔草藤之类的点缀其间,但大体上还是呈白色,确实名至实归。毕竟是道光年修建的,能保存到现如今,还有这般恢宏大气的建筑风貌,也是难能可贵,可算川北地区的一大景点了。 把焦距拉近看,最高那层(第九层)每一个侧面都有一个铜铃,想必起风之时,铜铃会随风摆动,发出轻柔的乐声,场景应该煞是好看,当然最主要的功用还是祈福当地人杰地灵,风调雨顺。据百度百科介绍,此塔为道光年间的营山县令,宁远人杨尚容来营山时所建,当时杨姓在理听闻营山虽人才辈出,但就是走不出去,便带领县衙随从站在县城至高点,即南门外印台山观察,顿悟因果,是因县城形若船形,东西南北均被南、北河围绕,由于船无桅杆不能靠岸所致。于是他决定在城东梅家梁上建此回龙塔。塔建成后,营山连续三年出了9个翰林,这就与此塔九层横额“文运出海”相呼应。 道光白塔几百年风雨不动的屹立在营山这块土地上,见证了白塔周围从荒芜山丘,不毛之地,变成今朝这般高堂广厦,鸟语花香,时代的变迁,岁月的痕迹,也反映出了营山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坚毅的性格,如今的白塔公园到处绿草如茵,鲜花盛放,周边高楼林立,商铺繁华,已然成为城区里的一处集“山水、人文、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游览盛地,据当地朋友说公园还将以自然山水为依托,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重,并以白塔为核心,按照“两轴五点七区”的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到时这白塔公园定会以更新的姿态,更高雅的面貌,迎接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游人来玩耍休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