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550|评论: 21

[四川发展] 传承古蜀农耕精髓 双流首届农耕文化艺术节开幕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7-3-29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耕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血液和根系,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它不仅沉淀了人们的记忆,而且凝练着过去的生活智慧。3月29日—4月5日,由双流区文旅广新局、双流区文联主办,双流区黄水镇、双流中学、成都文清古蜀农耕文化博物馆、四川怡梅展览策划公司等联合承办的“2017成都双流首届农耕文化艺术节”在香楠苑拉开帷幕,吸引了相关专家、全国的企业家、商会参展代表以及上千农耕文化爱好者的参观。

290308163585482715_副本.jpg
(活动现场)

152003b7zggidggodosbup.jpg
(双流区广新局领导发言)

  参展现场艺术作品精彩纷呈,农耕文化艺术节现场,除了各类翡翠艺术作品,还有篾编器皿的现场展示和蓑衣斗笠草鞋,打铁造纸竹编,拌桶箩筛连盖,犁耙石磨锄镰,养蚕搓麻牵绳,织布机等农耕器皿随处可见,“来嘛,哪个坐上来我推你们走……”在农耕文化艺术节现场,难得一见的“鸡公车”让参观该节的居民忍不住推了起来,并邀请同伴坐上去体验坐“鸡公车”的味道。
262099850470011758_副本.jpg
(到会代表就蚕丛与农耕文化展开研讨)

433235399427729020_副本.jpg
(世界申遗专家,国家科普作家张善云发言)

  在众多参展艺术家和商家里,不得不提来自山东淄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司书胜。他的参展作品虽然表现的是各色人物,但造型不俗,或夸张质朴,或憨态可掬,那种乐哉悠哉的神态活灵活现,从质朴、诙谐、有趣中充满着欢乐与祥和,让观者大加赞赏。司书胜长期致力于陶艺雕塑及书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其作品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大书画、陶艺雕塑展,并多次获奖,还被选送到国外交流展出,其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陶瓷馆等收藏陈列。正是他那种寓谐趣于朴拙、潜藏着浓浓传统文化精髓、具有深厚乡土气息的陶塑作品,感动了国内外无数藏家。

IMG_2874_副本.jpg
(传统手工活---打草鞋)

  此次活动目的是为了弘扬时代民族精神,传承古蜀农耕精髓,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成都文清古蜀农耕文化博物馆馆长赵文清,在他30多年农耕文化文物收藏中,几乎走遍了古蜀大地的每个角落,去寻找这些失落在民间的农耕珍贵藏品。在他看来,这些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农耕文化遗产,更应该抓紧挽救,加以保护。“搞收藏难,收藏这些‘不值钱’的农耕器具更难。”赵文清说,这些正在消失的农具,会无声地诉说它存在的意义。每收集到一件“宝贝”,他都会请人专程给“宝贝”拍照,仔细地翻阅相关的参考书籍,了解它的生产年代、用途等,并详细地一一注解。
IMG_2900_副本.jpg
(即将消失的手工传统---编背篓)

  前不久,一对新人想举办一场特殊的婚礼,专程到他的收藏馆来借用“鸡公车”,新郎想推着“鸡公车”去接新娘,赵文清爽快地答应了。“这些是留存在民间的一种古老习俗,现在年轻人想体验一把,我何乐而不为呢?”
IMG_2902_副本.jpg
(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书画家司书胜现场向市民展示绝活---做陶人。)

  目前,赵文清的藏馆占地3280平方米,馆藏品有3000余件。

  区文旅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首届农耕文化艺术节”,展现了双流传人尊重自然、勤劳智慧的风采,体现了双流近年来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在文化建设方面也硕果累累。他表示,农耕文化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和识别,它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如今,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发展,总是在一轮轮破旧迎新中进行的,留不住岁月的变迁,也挡不住生活的诸多变化。毫无疑问,不断刷新的双流,农耕文化见证了发展和嬗变,也不断重塑着双流的文化精神。我们相信,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那些历史在双流版图里熠熠生辉的古蜀农耕文化,他们都是双流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入住双流这片热土,为双流的经济社会发展锦上添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153350eaqgbxwg9zogiqoo.jpg

153351l9ucd93935kjjelh.jpg

153352g5j0tbr365463qj7.jpg

153353iko30pw949oigv00.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153525kzd8gpgpdbibrgx7.jpg

153524gqzxxzhzbpqb9zib.jpg

153524jm9iuvusvmz1hbiz.jpg

传统剪纸生动的展示了农耕细节,鸡公车、插秧子、打谷子......生动有趣。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153736mq2ldahlnhfpfzzp.jpg

153736y3gw098rwz96j8dy.jpg

153735wuoru4x5bmdtmmrb.jpg

传承几千年的农具,你认识几样?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153833htimqtxdtqef9tvf.jpg
满满的回忆,小时侯被父母放在水田里推着走的惬意,现在还记得。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153937y69ajvwe19nm668r.jpg

这个要重点、单独的推荐: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这可是最最重要的工具哦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154043tofcjjj4ifwib3mr.jpg

水桶,挑水浇灌庄稼的重要工具。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154545nzd1dl2zqzv2qidd.jpg

我们那边叫“擂钵”,这里叫“对窝”。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154726ltfnrnr7ett444x4.jpg

154726z22z2hh2h6iq2i2b.jpg

154726ln1na1xqrori77ao.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154841pi4849x4cffq8gz5.jpg

下雨天,往小溪缺口一放,鱼儿就自己跑进去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155108tnbsmag8ndgng3ae.jpg

155107vqm6qw6jm7b962qz.jpg

155107bm3mt693za2vlfx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155249jg2rp5gzefprys67.jpg

155249qonwsqoib9zp2bna.jpg

155250x8frysx4zqzztm6s.jpg

以前的床,很有安全感。

发表于 2017-3-2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170043vded4aflkj5efyed.jpg

正好今天路过,去看了下热闹。
卖玉的好多,不太懂这个玉和农耕文化有啥关系。

发表于 2017-3-2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170143lncnougty9krfklo.jpg

发表于 2017-3-30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家旁边,昨天过去看了下。还比较热闹。
博物馆很不错,馆长有钱人。

101228yy7yg3ggg3u3huhx.jpg

发表于 2017-3-3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101554uuuo8rka6m6r84w4.jpg

发表于 2017-3-3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102141a5f9pi3b0p350rcc.jpg

这里面全是玉吗?

发表于 2017-3-30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102222me2ult2u1ea69jq5.jpg

来,赌石!

发表于 2017-3-30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102529i8zub2bybqr1bpt9.jpg

喝茶好去处

发表于 2017-3-3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102618ui0rdd9ckx9dla9z.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