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306|评论: 13

[交流共享] 目连救母的故事【 佛说盂兰盆经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3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连救母》

    佛教故事,最早见于东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故事叙述佛陀弟子目连拯救亡母出地狱的事。在中国流传甚广,曾经是无数图画及戏曲的题材。
    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儿子却极有道心且孝顺。其母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母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苦刑的惩处。目连为了救母亲而出家修行,得了神通,到地狱中见到了受苦的母亲。目连心中不忍,但以他母亲生前的罪孽,终不能走出饿鬼道,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目连无计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于佛。佛陀教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目连乃依佛嘱,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连母亲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目连又诵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 三藏法师竺法护 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00图片20150516210342.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3-24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出在遂宁市射洪青堤渡。青堤渡则因目连之母刘青堤而名也。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蜀山予人 发表于 2017-3-24 07:50
故事出在遂宁市射洪青堤渡。青堤渡则因目连之母刘青堤而名也。

00图片20150516210342.png

发表于 2017-3-24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3_52:}{:3_52:}

发表于 2017-3-24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佛教好凶残啊,表面慈祥、心如蛇蝎。别人不入它的教,就如此恶毒的惩罚别人,呜呼哀哉!!!

哈哈哈,聊斋一说,权当笑耳,不必认真。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7-3-24 13:48
呵呵呵,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佛教好凶残啊,表面慈祥、心如蛇蝎。别人不入它的教,就如此恶毒的惩罚别人,呜 ...

00图片20150516210342.png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因果,一切皆是自作自受。
不明就里偏听偏信,一知半解大言不惭者何其多也。
自以为是,误读乱改,肆意诽谤,正是人之所为罢了。
对自己没有了解过或者不懂的领域,最好不评价。
00图片20150516210342.png

发表于 2017-3-24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3-24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赠药山高僧惟俨》
李翱
练得身形如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唐朝会昌年间,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数次派人请药山惟俨禅师进城供养,均被禅师拒绝。一日,李翱亲自登门造访,药山座在蒲团上,手拿经卷故意不理睬他。李翱忿然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拂袖而出,这时,药山冷漠地对他说道:"太守怎么能贵耳贱目呢!"这一句话使得李翱为之所动,遂转身礼拜,并问道:"什么是道?"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懂吗?" 李翱说道:"不懂。"药山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听过药山禅师的点化,茅塞顿开。原来真理就在青天的云上,瓶里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山一谷,道在宇宙间一切事物当中。他当即提笔写了一首诗:"证得身形是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772~836)中国唐代思想家,文学家。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
    (资料来自网络)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