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557|评论: 12

[四川手机报] 回家了!滞留印度54年老兵连吃7碗手擀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2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4年前,年仅24岁的中国工程兵王琪在中印边界地区的树林中迷路,后被印度军方以“间谍罪”关在监狱里达7年之久。出狱后,王琪留在印度生活,自此与国内家人失去联系。

084816uhikbibtfhhfwtiz.jpg

昨日元宵节,近80岁的老兵王琪,在家人的陪同下,终于回到陕西老家与亲人团聚。王琪与大哥一见面就抱头痛哭,视频




此前,王琪说,回到故土最想吃碗手擀面。可没曾想,老人到了陕西,一股脑吃了7碗手擀汤面!

f67c470639954dbf890e755e310df37b20170212073542.jpeg

>>新闻背后:对于王琪的回国,其曾经的战友却称,王琪当年是站岗时丢下武器,逃往印度的,是个“逃兵”。当年所在部队的排长对此回应,当时地形很复杂,王琪是在撤退时走丢。

老兵的故事:

54年前,年仅24岁的中国工程兵王琪在中印边界地区的树林中迷路,后被印度军方以“间谍罪”关在监狱里达7年之久。出狱后,王琪留在印度生活,自此与国内家人失去联系。11日,近80岁的老兵王琪,终于在元宵佳节实现了回国梦。
今天是我一生中
最高兴的一天
  “今天很难忘,说不出有多高兴!”接过迎候人员特意准备的热腾腾的汤圆,滞留在印度50多年终回祖国的中国老人王琪难掩激动。这一天,他等了54年。这一天,适逢中国传统元宵佳节,在中国驻印度使馆官员和3名在印家人的陪同下,王琪老人从印度首都新德里乘飞机于中午抵达北京,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外交部领事司负责人、陕西省工作组成员和王琪的国内亲属在机场迎接。
  在首都国际机场,走下飞机的王琪和前来迎接他的侄子、侄女紧紧拥抱,双眼泛泪。
  “我们先坐了两天汽车到新德里,然后再坐飞机来中国。”从故乡到异乡,从青年到白头,离开祖国50多年的王琪乡音已改,汉语表达不甚流利,口中一声声“感谢”和“高兴”显得格外清晰。
  1963年,年仅24岁的中国工程兵王琪在中印边界地区的树林中迷路,后被印度军方以“间谍罪”关在监狱里达7年之久。出狱后,他常年生活在印度的偏僻乡村,交通阻隔,音讯难通。
  近年来,在接到王琪求助后,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印度使馆一直高度重视此事。在核实王琪的中国公民身份后,中国驻印度使馆于2013年为老人颁发了为期10年的中国护照,并自那时起每年向其提供生活资助。
【亲友团聚】
  昨日下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贵宾候机室内,84岁的王致远老人很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等候弟弟王琪的归来。
  弟弟王琪小他4岁,兄弟俩上一次见面是在上世纪1961年夏天,当时王琪在解放军青海某部队服役。从此兄弟俩如同天隔一方,50多年了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一个月前在视频里相互见过对方一次。
  所以这次见面对于两个八旬老人而言是多么重要。
  由于航班延误,一旁的亲属不时安慰老人再耐心等会。对于别人的劝慰,老人都会微笑着答复说:没事没事,50多年都等过来了,不急着一时半会。
  晚6时10分许,围满了记者和各方人士的贵宾厅突然一阵骚动。在侄子王英军等亲属的簇拥下,满头华发的王琪步伐踉跄着走了进来。没有经任何人介绍,王琪就和迎上来的哥哥王致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随后是压抑而感人的嚎啕大哭声……
  84岁的王致远一边抚摸着弟弟王琪的头发,一边哭着喊道:“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80岁的王琪此时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弟弟,他一边抽啜着,一边紧紧地抓着哥哥的肩膀,仿佛哥哥会随时离开一样。
“你要好好的”一句话记了60年
  真没想到见到久逢的亲人后,王琪会哭得如此稀里哗啦,“我知道那是真的感情”。
  现场,王家兄妹相拥而泣的哭声感染了好多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一位机场工作人员感慨地说,看到这样的场合,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生死离别。
  今年74岁的王顺是王琪的大弟。当从媒体上看到王琪说回家后最想吃一顿手擀面的消息后,昨日一大早他就让老伴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和好了面粉,并分别切成宽细不同的品种。他说如果哥哥当天回老家,就一定要亲手端给哥哥吃。
  王顺说他15岁的时候哥哥王琪已经在西安工作了。有一次他去西安,哥哥让他给家里捎一些行李衣物。结果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东西在火车站被贼偷了。自己吓得不敢回家,后来哥哥知道后摸着他的头说“东西丢了不要紧,只要你好好的哥一辈子都高兴”。“这句话我记了60年!”王顺对记者说。
  随王琪老人一起从北京回西安的一位媒体记者说,飞行途中许多年轻人都睡了,但老人不是翻阅杂志就是在看报纸,总体感觉一直非常淡定。真没想到见到久逢的亲人后会哭得如此稀里哗啦,“我知道那是真的感情”。
亲人擀好面“他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王琪的侄孙王松说:“老家的亲人都把房子收拾好了,等三爷爷回家,他想住谁家就住谁家。”
  王琪的大哥王致远告诉记者,王琪此次将携妻子、儿子和两个女儿一起回国。“王琪这次回来就不走了,他们一家人抵达咸阳后,将先在酒店住下,而后再回农村老家。”
  昨日上午9时许,在王琪的老家,乾县薛录镇薛宅南村,他的家人和亲友在焦急地等待着。他们对这个阔别家乡多年的老人回来充满期待。
  当得知王琪回国具体行程后,村民们又自发将村子里的道路打扫了一遍,锣鼓秧歌队的队员们也在继续排练,他们选择了《欢聚一堂》这首歌作为伴奏,以此欢迎王琪回乡。而王琪的弟弟王顺也早早就安排老伴给哥哥擀好了哥哥朝思暮想的手擀面。王琪的侄孙王松说:“老家的亲人都把房子收拾好了,等三爷爷回家,他想住谁家就住谁家。”
  74岁的王万生是王琪本家的侄子,他们也是从小一起玩大的玩伴。王万生说,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当年他去西安市中心医院,偶然见到了征兵体检的王琪,“他给我说他要去当兵了。”王万生说,匆匆忙忙说了几句话,王琪就走了,谁知再次相见竟然隔了50多年。这次王琪回来,要找他好好聊聊。
战友约相见 今日回村扫墓探亲
  张玉民老人让记者转告他对王琪的问候,他说择日将约战友们一起和王琪相聚。
  如无意外,今天王琪会带着自己在印度出生的子女们,在哥哥的陪伴下,前往老家乾县薛录镇薛宅南村,为父母祭奠扫墓。同时看望在老家生活的二哥、弟弟以及两个妹妹等亲人。
  王琪老人的初中同学、咸阳人郭云侠阿姨打电话给记者,她说同学们最近从媒体上看到王琪的消息后都特别高兴,相互转告这一喜讯,都说要小聚请王琪吃饭,并送给他当年的初中毕业合影做礼物。
  当得知王琪说这些年最想吃家乡的手擀面时,郭阿姨在电话里哈哈大笑,她对记者说“你转告他,我叫几个女同学,几个老太太亲手做面条给他吃”。
  王琪老人当年在部队的班长、如今居住在武功县普集镇的张玉民老人10日晚听到王琪要回来的消息后,高兴地连续说了多个“好好好”。张玉民老人让记者转告他对王琪的问候,他说择日将约战友们一起和王琪相聚。
【我要回家】
为回国奔波30多年
  陕西乾县人王琪出生于1937年,1960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1963年,王琪在中印边境失踪。王琪告诉媒体,他当天走出营地散步,在林子里迷了路,又累又渴的时候搭上一辆红十字会的车辆,却不料被带到印度方面,从此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离国离家的苦难生涯。
入狱七年
在当地结婚生四子女
  1969年,在印度入狱7年后,王琪终于获释。但离开监狱并不意味着能回家,出狱后的王琪被印度警察带到了位于中央邦一个叫做替若地(Tirodi)的村子。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食物,完全迥异的社会环境,印度的一切对王琪来说是陌生的。“晚上我会哭,我想我的家人”,王琪还说,“我想我的母亲。”即使在和邻居交谈时,“在中国的家”也是王琪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1975年,王琪和当地女性苏希拉(Sushila)结婚了。此后的数十年间,他们生下两儿两女。数十年间,王琪给印度中央和地方政府寄去数万封信件寻求帮助,但这些信都石沉大海。
第一封信
失踪24年再次联系
  王琪也坚持在给家乡的亲人写信。1986年的夏天,王琪的信第一次送到了亲人手中。王致远不知道弟弟还活着,他辗转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这封信封上有许多他看不懂的外文。但打开信的一刻,王致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敬爱的母亲大人、亲爱的兄弟姐妹……”熟悉的抬头,熟悉的笔迹,中断多年的血脉在那一刻穿越了时空。在信中,王琪写到:我是很好的,结了爱人,已经(有)两个男孩两个女孩,我做生意养活家……王琪在信中说,“很长时间没通信,我不知道咱们那里情况怎样?我很想念母亲,请您告诉我一切情况。”
  那年,王致远怀揣着弟弟的家书去母亲的坟前焚了一炷香,把信上的内容一字一句念给母亲听。
侄子立志
要帮家人找回三叔
  此时王琪的母亲已在1980年去世,家人一直不敢告诉王琪,直到2006年瞒不住了,才在电话里说起。而据王致远回忆,当年他也是需要瞒着母亲,不敢告诉他三儿失踪的事情,只说他在外执行任务,不方便和家人联系。
  王英军小时侯见奶奶常哭,才从父亲那里知道了三叔的事情,他觉得奶奶后来生病多是因为思念三叔才去世的,而他从小就立下心愿要帮奶奶和爸爸找回三叔。也终于在王琪给家里寄回第一封信后,他就开始了寻找三叔的计划,包括从体制内辞职,开始下海经商,“我必须有自由的时间和一定的经济能力才能找回三叔”,他对自己说。
叔侄见面
多方奔走实现夙愿
  2009年,在全家人一致的支持下,弟弟王致远的儿子王英军决定以游客的身份去印度看望叔叔王琪。从未谋面的叔侄俩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家酒店见了面。之后侄子带着王琪加入了国内去印度旅游的团队,两人相处了七八天。王琪告诉侄子,为了回国,他已经在印度奔走了几十年,甚至尝试去找过印度的总理。
  王英军到印度看望叔叔,让王琪的回家开始有了转机。在外交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协调下,王琪老人多年来的回乡探亲夙愿终成现实了。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央视、《华商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4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2-12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所说的“精仿包”是一个仿真度很高的产品,在大众环境下,很难识别业余。虽然表面精细的日常生活用品仿制的异常真实,真正的水平,但高仿制品,仍然是一个良好的仿制袋,属于假冒伪劣产品系列。两瓶海飞丝洗发水同时放在桌上,打开包装,异味气味异常,没有异常感。只要能分清它们的巨大价格差距:25块和5块的区别。据悉,目前被假冒商品,包括洗发水、卫生纸等,蚊香,业余的检测机构,许多记者买高仿洗发水有重金属检测,高仿的洗涤剂砷含量超标58倍。业余的警告,比洗涤剂的临时申请的58倍,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 ; ; ; ;由于批发价格极低,并能带来巨大的利润,为“高仿手表”日用品带来的市场大多数的巨大需求,因此,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有蔓延的趋势。例如,在一些批发市场,在一些城市和农村分别为百货商店,说:”我卖洗发水头皮发痒,但其他人不买这种环境。”即是“高仿”的商品质量,并对健康存在隐患,需要相关部门摆脱强有力的监管。
实际上说,这些年“高仿手表“满日用品市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在高仿名牌”日用品,这是缺货,反复出现。然而,高仿不是正品,质量好的结果让广大消费者都受了苦。如何有效地停止高仿生活必需品的众多。萧边认为,要把握两义务:一个是高仿商品市场充分的结果,各级监管部门不能无动于衷,不平庸,假装他们的黑名单中的高仿品的品牌,和消费者加强吹鼓出著名的人才真实性领导后多数。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2-12 11:07
现在回来是幸运的,若在文革期间回来也会有危险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2-12 13:01
真情永远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2-12 14:32
这就是祖国母亲伟大的结果

发表于 2017-2-12 14:4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2-12 15:11
国有义民有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2-12 16:04
1

发表于 2017-2-1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回来了,还能见到家里的亲人,是幸运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2-13 08:40
欢迎老兵回到祖国的怀抱,!

发表于 2017-2-1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我从高原上支教回来,在邛崃大街上买了一只烧鸭子,双手捧着啃得嘴角流油。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是对食物的味觉记忆,那是我们心中对家乡的依恋,是我们情感的根!

发表于 2017-2-13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
发表于 2017-2-14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食量总是有限的,再怎么好想吃也应该适当嘛,难道就没人提醒控制点?一群猪!!!{:soso__14347937040236606360_4:}{:soso__14347937040236606360_4:}{:soso__14347937040236606360_4:}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