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寒意正浓,而市中区史家镇牛桥村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挖掘机挥舞着长臂,将掘满的土石装入工程运输车;推土机“不厌其烦”地来往推平路面;业主技术负责人、项目监理、施工人员紧密协作、配合,有序地开展施工工作;另一边,数十万株玫瑰花在泥土的滋润下正茁壮成长…… 据悉,“五彩牛桥·玫瑰花坞”项目位于市中区史家镇,规划种植面积约330公顷,其中项目核心区约80公顷,涉及牛桥村、四美村、石梯村,产业发展区约250公顷,项目建设期为5年,总投资将达到5亿元以上。 根据发展规划,该项目将以玫瑰种植业推动加工营销产业发展,通过引进台湾精致农业,建立不同的休闲旅游分区,最终将形成“一心一廊三园”的产业空间,“一心”,即产业支撑中心;“一廊”,即五彩牛桥花海湿地休闲走廊;“三园”,即玫瑰种植园、黑莓种植园、台湾精致农业示范园,满足城乡人口多层次休闲旅游需求,让“幸福五彩牛桥、浪漫玫瑰花坞”成为市中区乃至全市乡村旅游新门户。 全力支持项目建设 “五彩牛桥·玫瑰花坞”作为2016年市中区实施的重点项目,一直备受全区上下关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以及负责人该项目的牵头区领导多次深入到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指导工作,着力解决项目进展中的问题,确保了该项目有力有序推进。 “从项目规划,到政策扶持,再到正式施工,每一个阶段都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与帮助,”该项目负责人韩晓波说,特别是在项目实施前期通过镇、村干部对当地村民的宣传动员,让村民们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前景与希望,得到了村民们的全力支持。 “一个项目的顺利推进,与群众的支持密不可分,在项目实施前,镇上就与业主、村民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最终建立起了让业主认可、村民满意的利益联接机制”,史家镇党委副书记熊迹说,该机制包括五项内容,一是建立保底收益机制,保证村民土地流转费用;二是保证本地优先用工,项目建设及开发运行,保证优先使用当地人力资源;三是建立入股分红机制,保证项目运行产生的收益,按比例分红到村民手中;四是业主建设营业场所,可由业主自主经营,也可由当地村民承租经营;五是村民农房由业主统一按规划风格进行包装,可由业主付给村民租金承租经营,也可由农民付相应费用返租经营。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正是得益于领导的重视、群众的支持,“五彩牛桥·玫瑰花坞”项目建设步伐正逐步加快。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基路2公里、活动广场平场1000平方米、生态大棚平场24000平方米的建设,占地2.3公顷的停车场也在紧张的施工中。同时,在项目核心区已栽种下了35万株的玫瑰苗,占地26.8公顷。 一朵玫瑰,带动一项产业;一项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这是“五彩牛桥·玫瑰花坞”项目的根本落脚点。在市中区全力建设“成渝乡村旅游样板区”的机遇下,“五彩牛桥·玫瑰花坞”项目将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开发玫瑰产业、加快建设种植园区,实现“农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品变商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