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腊肉
作者:米山
四川人重口味,喜欢吃腊肉。民谣唱到:“板板上,切腊肉,有肥又有瘦,我吃肉,你喝酒,幺娃子啃骨头……’味道悠长。
小时候,家境贫穷,在平时很少吃上腊肉,只有过年的时候,母亲煮上一块自家制作的腊肉,兄弟几人围着母亲团团转。母亲把煮熟的腊肉从锅中取出就在菜板上把腊肉切片装碗,兄弟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带皮的半肥瘦、白里透红、香气溢出、热气腾腾的腊肉。母亲边切边把切下的腊肉,随手给我们兄弟喂一块并说:“走开,待会在饭桌上一起吃。”我们边离开边吃口中的腊肉,体会着舌尖上腊肉的快感,回味着满口独特的腊肉味道。我敢说,我妈制作的腊肉和这种吃法,是世界最好的美味佳肴,最温馨的吃法,终身难忘。
去雅安,游雨城。我独自走到西康路廊桥,下河堤去看钓者在青衣江垂钓。走上台阶,见一个中年男子在一侧的平台熏腊肉。我好奇地问:“怎么不用铁桶封严实熏,烟子都跑了。” 他看了我一眼说:“不能密封严实了熏。那样熏的腊肉,不仅不好吃而且对身体不好。”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他反问说:“农民熏的腊肉好不好吃?”我说:“好吃。”他给我讲解说:“城里人用铁桶密封着来熏腊肉,而且只熏几个小时,这叫速成法。”稍加停顿他又说:“乡下人熏腊肉,是把腌好的肉挂在灶门前上方,让煮饭的炊烟慢慢熏,少则十天半月。烟味是慢慢地由表及里,均匀清香,而且没有封闭,有害之物会被风吹散飘走了,不会残留在肉中。”哇!此人用比较法,浅显易懂地讲出了为何不封闭熏腊肉的原因。他指着正在熏的肉对我说:“这些五花肉今天才熏,那块坐敦肉己熏了五个下午,表面己成黑色了。”
中年男子边往小火中添加柏树丫和干庶皮边又说:“柏树烟子清香,干庶皮回甜,熏的腊肉好吃。”他又说:“腊肉除了熏肉的柴烟要天然,进行开放式慢熏外,重点要买好猪肉。”这时,在一旁的中年主妇说:“就是要卖好肉,这块熏好的黑色腊肉,我在熟人那买的黑毛土猪肉,割的二刀坐墩肉。”中年男子很经验地说:“腊肉好不好吃,腌肉放多少食用盐和腌肉的时间也是关键。”“做腊肉,肉是质感,腌是味道,熏是香味。”“腊肉一定不要整咸了,要有盐香和花椒香味。”“一般10斤肉放3两5钱食用盐。先把适量的花椒在锅中炒脆,锤细备用;再把盐放在锅中用小火炒,炒热炒出香味后,把锤细的花椒放入盐中拌均;将炒热拌均的盐花椒抹在猪肉的每个地方,放在盆中腌制。”“只腌24小时,但每隔3个小时,要把腌肉翻一次。”“腌好后取出来进行一周的烟熏。”
听熏肉的中年男子津津乐道地讲述, 看着这正在熏的腊肉,闻着清香的烟熏味,我突然脱口而说“把这块熏好的坐墩肉卖给我。”家庭主妇说:“不卖!你拿肉来,可以帮你熏。”我回答说:“我不是雅安人。”在场有人说:“听口音不是我们这儿的人。”“我家在成都。”我回答后,一阵沉默。我又以想买的口气自语到:“在成都莫法这样熏腊肉”,仍不见回声。沉默中,听见熏肉中年男小声地对家庭主妇说:“卖绐他。我帮你熏。”家庭主妇说:“多少钱一斤?这儿又没有称?”我立马接过话头对家庭主妇说:“你买成多少钱?要卖多少钱?”她回答说:“买的8斤6两肉,花了140多元。”我说:“雅安老百姓质朴,不会整人,你要多少钱?”她说:“给200元:”我说“好!”从衣服口袋中拿出两张一百大钞给她。熏肉的中年男子见给钱后,从熏肉架上取下那块己熏好的二刀坐墩腊肉,并用塑料口袋装好给我。
回到家中,我把买的这块二刀坐墩腊肉挂在阳台的凉衣杆上,等待在鸡年的年夜饭上大饱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