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中国字库之乡
——以榉溪笔塔为例
九龙闲人
一、喷薄欲出的盐亭国保
三台崖墓安县桥。
盐亭字库梓潼庙,
巍巍汉阙绵州坊。
平武皇宫江油窖。
此打油诗系闲人所在“绵州古迹群”微友对绵州文物的总结性陈词。是的,在绵阳当前“八个”国保级名单中,盐亭不在其例。暂时榜上无名的原因不是因为盐亭没有,而是以前对文物的重视与发掘整理不够。2012年,笔者曾率先对家乡榉溪的几座字库进行了自觉整理,并收编在《盐亭闲话》中,通过该书的宣传。让很多人了解到“隐在乡间人未识”的盐亭字库。
很长时间,人们不知“字库”为何物?“天龙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一直以来,长辈们都宣传那些在盐亭乡间林林总总,数量众多的塔子是来“镇妖压鬼”的。2016年第7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多次对我县字库塔进行考察后,发表了“盐亭字库”的文章,经杂志社记者对全国字库塔进行调查和统计:“盐亭县字库塔是全国保存最多的县,堪称一绝。特别是麻秧乡的惜墨如金坊,是字库塔与牌坊的结合体,更是全国独一无二。”
而在盐亭仅有的“七个”省保级单位中,有“宝台观笔塔”与“惜墨如金坊”占据二席。而“市保”中的“榉溪华严村笔塔”与“莲池寺字库”,以其当前现存的品相与价值来看,完全有条件上升为“省保”。并以此“四大字库”为首整合盐亭当前已找到的30余座字库,以其数量与质量,统一开发与保护,打造“盐亭字库群”,申报“中国字库之乡”。并由此冲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由于30座字库太多,闲人不能一一尽述,下面仅以榉溪笔塔为例,阐扬盐亭字库群的一些特点。
二、声名卓著的花字库
榉溪笔塔,位于榉溪乡华严村五社,故又名华严村字库塔、文峰宝塔,当地人称“花字库”,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
塔身通高约13米,塔基高1.8米,边长2.8米,用三级条形青石砌成。塔高11米,塔身五层,为五级密檐式,系砖、石与彩陶结合制作。正六方形,六角攒尖盔顶,逐层上收。开窗处镶嵌烧制好的彩陶成品,共三十幅。第一层窗顶桃形横扁,底层为一弧形顶方孔,为焚烧字纸的地方,其上题“文库”匾额,两侧刻有“火候文章光万丈,风流人物炳千秋”一联,塔柱有陶制福狮,形态各异,祥云环绕。第二层棱柱有飞龙,乡绅士民捐资名单。第三层棱柱为雕栏,各层均有各类瑞兽,鳞片逼真,豪毛显现,工艺非凡。第四层有“苍颉宫”三字,第五层题:“文光射斗”等,有联:“敬重斯文”,上联:“宝塔远涵仙观佛”;下联“文峰遥对玉楼人”。 今已存124年,品相完好,经5·12八级地震无一点损伤残缝,可见其工程质量过硬,做工扎实,抗震烈度之强。而同期的绵阳南塔、盐亭宝台观笔塔都是拦腰折断的。
榉溪笔塔最独特、最有价值、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座“花字库”。何谓花字库呢?
简单地说即制塔采取了“彩绘与彩陶的雕花工艺”。盐亭原有此类工艺的还有一座,即著名富驿镇雄关“花牌坊”。可惜花牌坊早也毁了,而“花字库”成为远近硕果仅存的一座四川地区清代彩绘彩陶工艺的活字典。
该塔做工细腻,雕刻栩栩如生,神形皆备,别具一格,颇具匠心。具有很高文史、科技与艺术价值,是研究四川陶制品制作技术、雕绘、建筑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与代表作。是盐亭30余座字库中唯一采取“彩绘与彩陶雕花工艺”制作的字库精品,全国罕见,是中华字库的当然精品。
看过那么多的鉴宝节目之后,吃瓜群众都晓得:有如青花有如瓷器一般,历史文保不在于它有多大多雄伟,而在于质地与工艺有多稀缺,多么的不一般。不夸张地说,许多前来观瞻的专家皆言:单凭此塔,都完全有实力申请“国保单位”。
三、字库背后的乡间故事
1、贡生寇冠之修字库
在100多年前的冬日,三溪口老贡生寇冠之坐在阶檐下,一手抚着萦绕着热烟的茶杯,一手正翻着沥时八年辛苦编撰的《寇氏家谱》,不由心生感慨:想启祖寇准公高居宰相,力挽狂澜,外阻强敌,内惩贪腐,国之栋梁,是何等风光荣耀!而如今西方列强鹰视狼顾,对我中华大地俯视耽耽,不仅扼腕长叹。
为请“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族民认识到“读书育人”的真正好处,他一直就想修一座字库。忽门僮来报,“任大师到了”,老贡生让请进大厅,奉茶上座,一番商量。
任阴阳是本地头号风水先生,方圆十里,谁家有个看坟起屋、择日选期之类的大事小情,无不请他来定。任阴阳捧着罗盘,花了半天时间撵山捕脉,观峰查水,终于走在三溪口河边停了下来,对着后面跟着的一大群人宣称:榉溪河谷中婉延,至此三溪交汇,故名三溪口。此山形似船,名称船笔山(又称船背山)前,与玉楼山隔岸相望,如果能溪边建一宝塔,像极了船的篙杆。船如果有了篙杆,才是一只能行动自如的活船,从此将风车水转,时来运至,此地会人才辈出。人们闻之,无不笑逐欢颜。最后任阴阳掐指一算,猛睁双眼,高高伸开左手,直指苍穹,对着面前越集越多的人们说:五十年!五十年以内,本地必出一了不得的大人才。
有了老贡生的领导,任阴阳的鼓动,人们立马行动起来,纷纷捐资出款,丁均二百文。不要说大人物了,谁不想自家能出个有名有堂的后人啊!集资到比预想中更多几倍的银款,老贡生热情满怀,暗下决心:一定要修个不一样的字库,一座盐亭县都从没有过的好字库。
2、塔映脸盆任望南
字库修好那年,任师尚刚好启蒙。名字也是托老贡生取的,师尚师尚,以师为尚,字望南。莫不蕴含老贡生“崇尚文化,尊师重教”的伟大而传统的理念。自从字库建成后,本地私塾与学堂的老师都严格要求,反复强调生活细节:比如要爱护书本;颂经读书之前要洗脸净手,衣冠端正;绝不允许用带有文字的纸去擦屁股;看见地上有字纸一定要捡拾起来,和学生们写过的旧纸,破损不用老书一起拿到字库中,点燃之后,从门洞放进去,集中焚化。一句话:对“文字”必须存敬畏之心,它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承载着我们的文化,文字不是死物,它是活着的,我们要像尊重“孔圣先师”一般尊重它,信奉文字的力量的人,就会拥有文化的力量。
任师尚从小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就普普通通一乡间小孩。本性纯善厚良,老老实实的执行着老师们对文字与书本的要求。长期从生活细节坚持,潜移默化,自然就会将中华文化深植内心,面对祖宗与文化传统,心存敬畏与崇敬之心。任师尚家离字库很近,有一天,他在洗脸时,突然发现字库的塔尖正好映照在他的脸盆里,年小的他不断地用手搏动水波,字库便在他的心头荡漾着……一圈圈涟漪。
任师尚后面的人生发展充满着传奇,光绪三十一年,他从四川藏文专科学校毕业。学而优则仕,北洋军阀时代,官至直隶省财政厅长、直隶省代省长。北洋政府倒台,他漫游欧美,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经济经营理念,回重庆与人合资兴办“聚兴诚银行”,任职重庆分行经理。同时投资“兴华保险公司”,任总经理。时间长达十余年,成为四川本土爱国民主人士,民族资本家的典型代表之一。
期间任望南回乡,在花字库边建修了非常漂亮的四合院子。抗战期间,为国出力,又被朋友忽悠国民政府任职,重入仕途,官至江西省代省长,四川省财政厅长。看着国民政府的腐败,他很是生气,知道这是一座再也修复不起的老屋,倒塌将是它迟早的命运。如刘文辉等川军势力怀诚起义,暗通解放一般。任望南身怀进步,多次暗中资助地下党,正是因为有了与地下共产党的接触。1949年,四川和平解放,因为眷恋家乡,怀着对新中国美好向往,数次拒绝四川省长王陵基让他挟款飞往台湾的要求,将财政局财产全部查条,整体移交给新政府。
任望南是盐亭县在民国时期生意做得最好的;官也当得最大的。
这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任望南传承了老贡生一生倡导的“爱国爱乡,兴师重教”的理念。为盐亭学校捐图书,捐建九龙小学,金孔小学,私立文同中学。做了很多回报乡梓的善事(详见《盐亭闲话·任望南传记》。
花字库是否真的影响过任望南的成长,我们不得而知。
但华严村的村民心里都知道,任望南就是任阴阳在修字库前说的,“五十年内必出的那个大人才”。如今,老贡生、任阴阳等修字库的人们早已故去,包括任望南已故去几十年,而他们的心血作品——花字库,抑如他们的心愿,却依然矗立在榉溪乡华严村的乡间地头。
2016-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