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日写家风有关的文字,记起母亲说过的话,有一句是关于“断掌”的。
母亲是这样说的:男子断掌,黄金万两;女子断掌,纱线都没得一两。
纱线是解放前后常见的物品,那时用纱丝纺线制衣,是一种必需的日常物品。纱线都没有,那就穷得可以了。
其实我们用“度娘”可以得知,关于“断掌”有这样的句子:
男儿断掌值千金,女儿断掌爹娘养。
左断掌掌兵符,右断掌掌财库。
左断掌官运佳、右断掌克六亲。
男儿断掌千斤两,女子断掌过房养(自小宜过继给他人)。
母亲的说法也不太通顺,我认为最通顺的说法是:
男人断掌掌朝纲,女人断掌守空房。
反正是说:女子断掌要么不好养、要么命硬克夫克亲人、要么一生受穷。而男子断掌就命好,非富即贵。
(二)虽然有说法是三分之一的人有,但断掌之人其实不是常见。所以我们也不太会注意与此相关的民谚或典故。
以我幺爸所说:一个大队(村)一千多号人,就他和本家的尔利是断掌。
说这话时他也很骄傲。
幺爸也算是“功成名就”。先是乡小后于本村村小教书,任校长,小教高级教师,村上稍读过书的人多是受过他的教诲。50多岁了竟“临危”受命,高票当选村支书,修路搞建设,大有变化,很是辛苦。他的德高望重并不是当村支书时得来的,以相对渊博的学识、待人处事之道、乐于助人之心,早年就受人尊敬。写得一手不错的字,十里八里知名的“知客司”(如结婚时司仪)。现住成都儿子处,儿子儿媳在信息工程学院,女婿在交大是个博士,外甥生下来就是美国籍。
而尔利在我们镇上乃至县上都可归于富豪名人堂。开了青海机械工程公司 ,还有钾肥厂,格尔木的盐场占有一半,十多年前都几个亿。在老家马安镇修了个小南海酒店,近二十年了。
在村上捐了所小学,没用他的名字。现在学生都到镇上了,学校也没用了,搞新农村建设,临时给村民住。当时立了一个刻有他名字的大理石碑,现在好象不见了。
断掌尔利也在46岁时因病去世,已近十年了。
(三)1990年代曾看过《断掌顺娘》,也没看几集。不过对这个电视名字记忆犹新。故事梗概是:陈家几代女儿出生皆有断掌的掌纹,乡民将断掌的女人视为不祥之人。陈顺英虽然也婚姻不幸,却不想永远活在断掌的阴影之下,为了改变这样的宿命,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顺英开始了自己的奋斗之旅。
(四)当然,写“断掌”并不是仅写这些故事。其实近日才知道有一个与“断掌”相近的“断指”的典故,包含血泪的,令人震撼。
《广州府志》曾记载过一件发生在明嘉靖年间的事情,寡妇李俞氏“安于室”多年,家族人等常怀疑她与邻村某男有染。在一次家庭会议上,李俞氏终于愤怒了,她伸出手给大家看,众人皆瞠目结舌,原来十个指头都成了断指。
这就是以毒攻毒,即通过自残身体获得疼痛感,来抵充欲望的空虚,实现形式上的宣泄,以禁欲守节。在明清野史里,经常可以读到这样的文字,某某寡妇为表明守节的决心,往往截发、断指,被时人称道。这位李俞氏连断十指,绝非一日所为,利用痛感来宣泄欲望,也不是她的发明。早在春秋时期,魏国有寡妇名裘玉者,就曾用刀子削其大腿,“并生啖之”,以发泄来自灵魂深处的寂寞感。
实际上,这些文字记载显然是出于宣传贞洁观的需要,并未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寡妇的痛苦。
但断指断掌,能做到如此忠贞守节,单看女人的绝决、勇敢、隐忍,也是其勇可贾,精神可赞。
现在有不少女孩子在情感失败之后,也喜欢用烟头烫自己的手臂,大概也是如此。
(五)古籍、面相书手相书,包括“度娘”里许多内容,还细化到断掌的人有什么身体状况、性格脾气、命运走向、家庭际遇等等,但是,和现在流行的星座一样,我都觉得是子虚乌有。至少可以这样说,上世纪五六七八十年代,哪里有说过星座,人们还不是一样地生活。90后就信的多了。
还有更多的是看属相。人们总是在简单枚举法中为属相相克或相生找到依据。那我问你,外国人应该不讲属相嘛,他们还不是过得好好的。
外国也有断掌,那女人是不是也难过了?!
看看你家男人有没有“断掌”,有的话好好培养好好珍惜。女子就不用看了。
我对于算命是这个态度:好的就是一个祝福,坏的就当一个提醒。
干脆说,坏的就当没-听-见。
信断掌,不快乐。信自己,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