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巴中新报的一篇报道不错,转来大家看看。
近日,本报接到村民投诉,称通江县火炬镇唐村坝村农民种植的水稻,在通江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烘干打包后离奇失踪,新报记者随即前往进行调查。失踪稻谷属于通江县金秋农技专业合作社稻农所有,去年入库后失踪,时隔数月仍未有调查结果。村民朱兆明因为一万多斤谷子离奇失踪,让他彻底丧失了种植稻谷的信心……
案发:万斤稻谷离奇失踪
在通江县火炬镇唐村坝村,建有一个“通江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它是通江县农业现代化典范之作。
唐村坝村幅员面积4.5公里,总人口1800人,全村共有耕地1644亩,气候高温多湿适宜稻谷种植。为提高农民收入,该村于2015年农历2月成立了“通江县金秋农技专业合作社”。村民朱兆明与另两位村民成了合作社中的种植大户。
又是稻谷丰收的季节,朱兆明看着满田的杂草,悲伤地说:“我没心思种田了。去年入了合作社,我把新收的谷子放在服务中心,却莫名其妙丢了。”原来,朱兆明在2015年承包本村水稻田100多亩。11月底,他和另外几位合作社成员将辛苦一年收获的新稻谷全部送入服务中心,在那里进行烘干打包,然后送入仓库储存。谁料出仓清点时,却发现1万多斤烘干的谷子莫名其妙不见了。
影响:农民损失惨重影响种植信心
“我们的稻谷经过打包后都放在服务中心里,根本就没有想到会被盗,我还指望着靠这些稻谷卖些钱。”朱兆明说,他们种的这种水稻产量低,但是质量好,每亩只有700斤,1斤能卖1.5元。但是每亩还要给当地老百姓补偿350斤抵作土地租金,再除去人工,基本上没有赚头。“本来种水稻就辛苦又很难赚钱,现在我们1万多斤谷子就这样不见了,也没人说要赔偿我们。搞得我这几个月为这个事情心焦得很,没有心思再种粮食了。”
朱兆明家有8口人,现在还居住在破败不堪的老屋里。家中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种地,去年他不仅没有因为加入合作社而发家致富,现在还要为去年的损失埋单。现在,不时有在他承包的土地上打过工的村民上门索要工资,朱兆明已经无力承担了,只能一拖再拖。
疑惑:稻谷为啥离奇失踪?
据记者现场观察,“通江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安装了多个摄像头。朱兆明说,他们发现稻谷被盗后,第一时间报警并要求当地村干部查看监控,负责看管的村支书杜朝坤却说,监控调不出来,需要农业局的人来。
“当时农技服务站的人来了,一直没给我们结论,到现在也没有查出来。”村支书杜朝坤告诉记者。
朱兆明说:“从案发到现在,已经多半年了,没人给我们看过监控,也没有人给我们说怎么办,1万多斤谷子,怎么说也要拉一大车,搬运也要费时间,不可能说没就没了。”
追踪:记者多方走访,寻找真相
了解情况后,记者多方走访试图查找出万斤稻谷失踪案的真相。
唐村坝村村支书杜朝坤告诉记者,他当时负责粮食接收,村文书负责粮食称重。当时粮食堆放场地没有任何安全防盗措施,且夜间也无人员值守,因此对于万斤粮食被盗一事他也感到非常无奈。
随后,记者前往通江县农业局了解情况。当记者表明来意之后,一分管副局长感到非常吃惊,称他们对于此事并不知情,下级部门也没有任何人向他们汇报过,他们会立即进行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