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8日,怀着对巴中民俗文化无限的憧憬,CCTV IP电视大众生活频道《醉美乡音》栏目组走进南江县黑滩乡,采访当地一位出名的老说春人——谭永立,寻找说春的故事。 说春最早起源于商代武丁时期迎四方神的习俗,随后它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春倌在民居堂屋大门口进行的节令说唱活动,一般在农历十月小阳春后开始,次年春分左右结束。传统曲艺“说春”是一种节令说唱习俗,有长达三、四千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川东北米仓山南坡、巴中阴灵山一带以及南江县朱公、黑滩两乡镇。说春位列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今,说春的宗教色彩虽然已经完全消失。但我们还是有幸拍到了身着红衣,头戴官帽的说春传承人谭永立老人的节令说唱活动表演。 说春时,春倌带着春牛(小木雕)、历贴(历书)、二九(装粮食的褡裢口袋),十三把(孝春棒)走乡蹿户,为农民报送耕种季节。传统唱词一般都比较高雅,艺术色彩较浓。有的春倌还因时因地,结合周围环境气氛即兴编词演唱,见到什么就说唱什么,俗称“见人说”。 《进屋说》、《拜新年开财门》、《送财》是说春必备的三个曲目。这三项说唱结束后,春倌就按照行业开始说唱。若房主为耕种庄稼的农民就说《二十四节气春》;如果房主行医就说《医生春》;进打铁匠的家就说《大炉春》;见老太婆纺线,见人织布就说《纺线春》、《织布春》。总之人间各种行业,春倌都有歌可唱,七十二行,行行有歌。 说春采用的是五声音乐曲调,唱腔固定,反复进行。说春歌谣完全来自民间口头文学的顺口溜,包含的内容有民间习俗、生产劳动、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不少内容还包含了世界诸多文化的交流,以及一些生产劳动习俗之由来,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是比较古老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标本。 如果主人递烟、端茶,春倌就要说《烟春》、《茶春》。另外,说唱的曲目还包括婚丧嫁娶、历史典故、揭露丑恶、劝善等方方面面。 过去人们说春不光是为了报春送喜,更重要的是说春也是春官谋取生计的重要手段,是春官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电视,挂历,日历的广泛普及,春官也不再被人尊重和欢迎。春官说春已不再是村内农民谋求生计之路,已逐步衰退消失。 对于传承困难的文化遗产,记录他们最灿烂的文化内涵,广而告之,并在一代代人的手里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个物质丰盛,精神匮乏的时代必须要做的。 正值稻谷丰收的季节,农忙时节,家家户户来帮忙,在辛苦劳作之后,一顿丰盛的餐食是犒劳大家最好的方式。 当然除了说春,在巴中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还孕育出了背二歌、爨坛戏及翻山铰子等富有本地特色的民风民俗,下期醉美乡音继续带你去领略巴中文化遗产最富有人文精神的一面。 走进巴中南江,寻找醉美乡音 发现最美的巴中 更多节目资讯敬请关注 每周六,20:15——21:00 (电信电视用户)CCTV IP 电视大众生活频道 (广电电视用户)睛彩天下 (手机用户)土播鼠直播可观看《醉美乡音》直播哦! 重播大众生活频道、睛彩天下 每周一,20:00——2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