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这个用词略显牵强,说是一种特殊的营销手段更为合适,且听楼主慢慢道来。
今天下午,楼主陪女票逛摩尔春天百货,购得一件衣服并买单后,收银台送了一张礼品券,上面标注“凭此券可以在某玉器专柜领取小礼品”。于是,楼主和女票去专柜领取了一把牙刷。重点来了,专柜销售小姐拿出了一个小盒子,告知楼主可以抽奖一次,女票随意抽选一张,刮开奖区后交给销售小姐。这时销售小姐的演技爆发了,面露难色,自言自语到,“不可能啊,这么多人都没中,千分之六的概率”,楼主一听便追问,“中什么”?销售小姐答,“要不我让你在多挑选一件礼品,这个抽奖就算了吧”,楼主一听这话肯定不乐意,问抽的什么结果你总要给我看下,销售小姐从桌上盒子下面拿出一张A4纸大小的卡片,上面标注楼主中了一等奖,可以1折选购柜台所有玉器。这时销售小姐的演技进一步升华,说其实现在年轻人很多人不喜欢戴玉,你们可以多选个礼品,边说边把抽奖卡片往兜里揣,作出不愿意让楼主享受优惠的样子。楼主顿时不乐意了,说就要选个看看。最后选了一个3980元的玉手链,在销售小姐拿出玉器鉴定证书后,楼主花398购买了这个玉手链。出来之后楼主在奶茶店买奶茶的时候和女票聊起此事,还觉得运气很好。但是奶茶店小妹无情告知,楼主被骗了。楼主也不会单凭一个奶茶店小妹的说辞变下结论,随即返回玉器柜台,打算找销售小姐谈点聊斋,但此时刚才卖楼主玉器的销售小姐已经不在,只有另一名销售小姐在,楼主问她,“你们这个玉器其实不值这个价格,抽奖只是你们的销售手段吧,那个妹子演技还真是不错”,销售小姐面露尴尬,没有直接回答,在楼主追问下,她表示自己只是帮他们销售,卖给楼主玉器那个妹子工作时间长,知道的东西多一些,此妹子话语之中明显不愿意多透露细节,通过谈话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个销售“骗局”。
总结:一、当时楼主完全没发现这个欲情故纵的小把戏,只是单纯的觉得摩尔春天毕竟是个正规商场,不会有这种事情存在。(毕竟图样,感觉自己智商受到了威胁)二、这种手段充分利用了消费者捡便宜的心里,觉得一折买一个玉器很划算,并且有鉴定证书等物品佐证。三、在网上查了,鉴定证书上的鉴定机构确实存在,鉴定证书也能查到,真实性没有深究,不作评价。但是玉器店的信息完全查不到,据销售小姐说是上海某珠宝公司下属品牌。四、这个玉器专柜只有两个玻璃柜,在电梯拐角处,物品标价却是几千到几万不等,试问一个高价玉器店怎可以如此寒酸。五、销售小姐演技爆表,完美的让楼主入了戏。最后,楼主通过与销售小姐的对话推测,他们这个玉器故意将价格定的过高,然后通过抽奖打折的方式,配合销售的完美演技,将玉器售出。
以上为楼主亲身经历,只是希望各位看官在遇此事的时候多多考虑,毕竟天上很难掉馅饼。
各位不妨百度下抽奖打折购玉器等关键词,可能这个事情并不新鲜,无奈楼主涉世未深,太轻信于人,398元确实不多,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写此文无非是想稍微提醒下不知道的看官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