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汉代传入遂宁,唐代传入蓬溪和射洪。佛教在遂宁、蓬溪、射洪三县盛行。唐永泰元年(765年)克幽禅师到遂宁住持广德寺开山阐教后,高僧辈出,曾主领川、滇、黔300余山,获历代帝王11次敕封,誉为“西来第一禅林”。清末民初,遂宁县广德寺清福和尚、成元和尚海外求经,弘扬佛法,驰誉中外。民国时期,遂宁、蓬溪、射洪三县均成立有佛教分会。1953年,遂宁县有寺庙94处,有僧尼主持39处,僧尼151人,居士162人。1958年,射洪县有寺庙58处,僧15人,尼35人。
成元法师(公元1889年-?),遂宁聚贤乡人,少年出家,民国四年拜广德寺东法堂住顶和尚为师,民国八年受戒后即行脚大江南北,参访高僧大德,钻研经律,兼学梵文、巴利文和英语,博闻好问。民国十八年前后远到暹罗、缅甸,考察佛教源流于各地,耳濡目染,遂奠定改革中国佛教意志,回国后任杭州海会寺住持,在杭州创办中国佛教律学院,任院长,并受聘马来西亚槟城佛学院任主讲。1954年出席世界僧伽第六届大会,受巴利文比丘戒,正式得南传衣钵和证书。1956年10月带新加坡《佛教世间》出版社组团参加在尼泊尔召开的世界佛教友谊会,被选为理事,后到印度参加庆祝佛诞2500年,筹建中华宝塔于印度。在这次大会上发表《佛教之团结与整理及推行纲要》。成元法师遗著论文有《佛教之真理何在》、《世界佛教概论》等。
遂宁民间拜佛习俗源远流长,崇信神佛者亦极多。传说遂宁灵泉寺、广德寺是观世音三姐妹中的两姐妹坐禅圣地。从隋唐代以来,四方来朝,香火延续千余年。新中国成立后,寺庙庙产分给农民或收归公用,神像拆除,僧道还俗,求神拜佛活动消失。20世纪80年代后,敬神信佛者又逐日增多,尤其盛行敬奉观音与财神,不少城镇乡场供奉财神或天官。香会节及民俗节来灵泉寺、广德寺进香拜佛者,一天达数万之众,周边县城及成渝等地善男信女成群结队或乘坐汽车、火车或徒步来许愿、还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