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大柏林村一村民:背井离乡21载 落叶归根房地两空】
2016-07-22 新闻365
【你所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
巴中电视台大型民生新闻栏目《新闻365》播出时间调整了!首播:晚上6点半;重播晚上10点20分,次日中午12点。
《新闻365》,与你天天不见不散!
热线电话:3138955 5111365
【新闻365·看点早知道·7月22日星期五】今晚18:30首播,欢迎收看!
提供新闻线索,并参与评论,发表您的私家观点,下次中奖的也许就是你!
【巴州区大柏林村一村民:背井离乡21载 落叶归根房地两空】
几个月前,原巴州区平梁乡大柏林村4社的村民杨文召,在离开家乡21年后,怀着落叶归根的想法返回了家乡。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家的老房子没有了,土地也没有了,急的老人家四处打探,但至今也没问个明白。
“我身后的这个位置 就是杨老伯家老屋的位置 杨老伯离家已经21年 现在由于高眉??小学的建设 这里已经被夷为平地 老人家也在这里寻找着当年的影子”
今年77岁的杨老伯说,当年他家的老屋有300多个平米,可现在连块木板也找不着了。
杨文召 :连堂屋有10间房子 有两套猪牛圈 我老年人一套 我一套 是几辈人住下来的
阔别家乡21个年头,如今想落叶归根,却连祖屋也不见了踪影,杨老伯不禁老泪纵横。
杨文召 :几辈人守这片土地 守到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1995年,杨文召和妻子投奔在武汉打工的两个儿子,帮助他们带孩子。临走前,将家里4亩多土地承包给了同村人杨文贤和肖龙富打理,当时还签了协议,但没有约定年限。
杨文召 :原文就是 你做我的土地我不要你的收入 你只是把国家的税和公粮承担下来就行了 土地以后是我的
时隔21年,杨文召始终没有回过家,与左邻右舍也断了联系。如今,土地改名换姓,老屋夷为平地。返乡几个月,杨老伯和儿子一直四处打探到底是什么原因,可始终是一头雾水。
杨文召儿子 杨开武 :我们找生产队 他说找前任的 前任的又说他不知道 我们又找大队 大队说还是要找前任队长前任队长不行 我们又找管委会
杨文召:我一天着急啊流了几天的鼻血了 走起来也吃力 又热 支撑不了
【盘兴物流园管委会:村民信访将如期查实回复】
房子和土地都没了,杨老伯一家很是着急。那么在他离家的21年里,房子和土地是怎么变没的呢?记者进行了多方走访调查。
当年杨老伯走时,将土地承包给了本村人杨文贤和肖龙富,听听他们怎么说。
肖龙富的母亲 :你交给我们 我们也是生产队管 土地是集体的 集体就收转去了 高头就修了公路了
村民说,1998年第二轮土地改革时,杨文召家的4亩多土地就被分掉了。记者又找到了时任大柏林村生产队长打听情况。
原大柏林村生产队长 杨开兵 :原来他家的情况你了解不?不晓得。那时你当队长啊?我当队长人家走了的他家原来的地和房子呢?他自己才晓得 他原来自己卖了的 他走的时候啥子都处理完了的 这里征收你们都没通知我们啊?你找他们 没我啥事 我这也没有你任何手续 你们去找他们就行了
面对杨老伯的询问,这位现在仍然任职村支部委员的干部显得很不耐烦。大柏林村四社社长说,当时的情况也只有这些老村社干部才说的清楚。
大柏林村四社社长 姜国军 :只有上届他们最清楚 上届又不是说哪个不在了 我问了杨开兵他又说他不管?他不管了有些地又有人占了 怎么核实啊 谁都核实不了 你现在既然在这个位置有义务帮老百姓核实一下喽? 他说他有2亩5 别人说只有1亩 你说这个怎么去核实
村社干部道不出个所以然,记者又找到了现在管辖大柏林村的盘兴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介绍,杨文召几个月前回乡后,就“家里0.9亩自留地不知去向”的问题,向管委会提交过信访件。管委会在经过调查后,给出了回复。
巴州区盘兴物流园区管委会机关党委书记 朱敏 :按现有园区人口自留地面积没有9分 我们给他找了5分6的面积以后给你协调过来了 钱你领走 那是你家的自留地
这个信访处理过后,杨文召又向管委会提出关于他家0.7亩屋基地、4.5亩自留山、2.5亩自然山等问题的信访,管委会也一一进行了调查。
巴州区盘兴物流园区管委会机关党委书记朱敏 :他家的事很复杂 人走的很早 九几年就走了 他的自留山我们去调查的时候有的说给他拿了200块钱 卖给别人了 土地有的说喊他种 在第二轮土地调整的时候 人没在家 你没签字 土地就调整走了
你屋堂屋的事当时锁定的时候没法锁没有东西 一个石头都没有了 堂屋是他的叔叔今天挖一下明天挖一下 全部整成地了 多年失修 就没有了
就杨文召第二个信访件,盘兴物流园区管委会表示,将继续调查核实,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答复。
巴州区盘兴物流园区管委会机关党委书记 朱敏 :目前他新的信访件还没有个结果吗?60天
现在,杨老伯一家人还在等待着管委会的调查处理结果,他们希望能够尽早了结此事,让他们早日安家。本栏目也将继续关注。
【节目收看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