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19|评论: 19

强!网友一曝光,官员就下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6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新闻晨报》报道一辆挂着河南牌照的警车出现在西安大雁塔景区内,车上下来4女3男观光游览,这一幕正好被网友拍下发到网上。河南周口市警方7月23日证实,该警车确实为周口市沈丘县一派出所的车辆,该所所长私自动用警车到西安为家人看病并游览,目前其已被免去职务。(2009年7月25日人民网—《京华时报》)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因为每个人的身后“总有眼睛盯着你”。作为倍受关注的党员干部、官僚官员,更会有无数双眼睛看着、盯着、监督着。 
    在互联网络非常发达、特别便捷的今天,作为掌握公共权力、群众眼中有影响力公众人物、公众关注焦点人物的广大官员,必须时时处处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否则,稍不留神、稍有“出轨”,便会被网友相机一按、键盘一敲、一张照片、一个帖子,曝光到网络上、曝晒在阳光下。而这时,政府一查、组织一问,往往官员立马下马,这似乎已经成了套在“不规矩”官员头上的一道解不开的“魔咒”。 
    这不,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原局长周久耕抽天价烟、戴名表等丑闻被网友曝光后,在网友的一再声讨下,终于因“严重经济问题”被免职了;徐州市泉山区原区委书记董锋因“一夫二妻”的丑事被网友曝光后,终于涉嫌“严重犯罪”,被正式逮捕;忻州市繁峙县岩头乡多名乡干部吸毒嫖娼遭网友曝光后,被开除党籍;网友曝光车牌指责公车“霸道”,四川阿坝州委、州政府称将严查,并在全州通报…… 
    网友一曝光,官员就下马。这是公众监督的力量,这是民主意识的觉醒。据统计,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3.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5.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如此众多的网民,犹如安装在每一个角落的“电子警察”、“红外遥感”,随时可能会捕捉到官员的一些不轨行为、不端品行,并迅速发布到网上,引起网上轩然大波,成为一条重要的举报线索,使一些贪官、不在状态的官员闻帖丧胆、见照丧生。网民举报、公众监督,正越来越发挥着不可小视的反腐败作用。而政府对网民举报的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进一步激发了网民参政议政、监督官员、监督政府的主动性、积极性,极大地焕发了网民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 
     网友一曝光,官员就下马。这是党和政府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写照、实现还权于民的真实再现。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听民生、察民情、集民智、聚民力,对网民的意见、建议、反馈、举报,不管正确与否、真实与否,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回应,并迅速采取措施,调查核实,还社会以公平正义,尊重公众的民主权利,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经调查属实并确实存在问题的部门、单位、官员,要坚决予以查处,绝不手软,绝不姑息。对网上民情民意,要立足于疏和导,而不能采取极端的打压、封堵的做法,挫伤群众参政议政的政治热情,纵容一些违法乱纪官员的不正之风。党和政府以及党员干部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就必须“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根本利益,实现还权于民、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网友一曝光,官员就下马。这是规范公权力运行的本质要求和现实需要。任何官员除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外,没有任何特权,不能搞任何特殊。公权力必须在一定的许可范围之内运行,超出就是违规、出轨,就可能导致腐败、酿成犯罪、铸成恶果。而任何滥用公权力、放纵公权力的行为,一旦曝光,一经查实,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和公众道德的严厉谴责。因此,网友曝光——调查核实——严肃惩处,也便成了一些腐败官员、腐朽官员、狂妄官员的“夺命”三步曲,同时还可以告诫那些还在蠢蠢欲动的官员,管好自己,不乱用权,从而规范公权力的运行、运用。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网友一曝光,还会有一些官员不一定下马,或者下马、免职以后又能迅速上马、就任。这其中可能还会有一些官场“潜规则”在作怪。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了群众监督、网友曝光这一达摩利剑、“电子警察”,起码可以让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单位、官员有所警醒、有所规矩、有所收敛,要记住:“总有眼睛看着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7-2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娃操得瞥,借一辆社会车辆就行了啥.

发表于 2009-7-2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网络的力量不可小觑啊。
发表于 2009-7-26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些人啊,成天什么事都不干,总盯着人家官员,总想人家落马他好落井下石.

发表于 2009-7-26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娃操得孬,借一辆社会车辆就行了啥.

说得轻巧,拈 根灯草,他娃是又想摆威风,又想占便宜得嘛,想骑双头马,却栽了个跟头!

发表于 2009-7-2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流浪鼠在2009-7-26 15:46:00的发言:
你娃操得瞥,借一辆社会车辆就行了啥.

发表于 2009-7-27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em52]
发表于 2009-7-27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53]
发表于 2009-7-28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梨花似雪在2009-7-26 17:01:00的发言:
看来网络的力量不可小觑啊。

发表于 2009-7-28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不可能这样,他们上面都有人。。。

发表于 2009-7-28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墨竹在2009-7-26 20:58:00的发言:

发表于 2009-7-29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网友一曝光,还会有一些官员不一定下马,或者下马、免职以后又能迅速上马、就任。这其中可能还会有一些官场“潜规则”在作怪。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了群众监督、网友曝光这一达摩利剑、“电子警察”,起码可以让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单位、官员有所警醒、有所规矩、有所收敛,要记住:“总有眼睛看着你”!

官也不好当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7-30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广西民政厅窝案给我们敲了啥警钟

  吴仁寿

  2007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机关在该区民政系统挖出以民政厅原厅长张廷登为首的贪污贿赂窝案串案65件80人,其中厅级干部2人、处级干部14人,涉案金额4000多万元。(7月14日《检察日报》)

  一个系统发生如此大范围、人数众多的职务犯罪案件,令人心痛。广西民政厅窝案串案给我们敲了啥警钟?分析此腐败窝案,笔者以为,起码有以下几个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警示:其一,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许久以来,这句民间质朴的话已经深深刺痛着民众对官场的一种愤懑。在张廷登上任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内已出现职务犯罪现象,张廷登作为一厅之长上任后,不但不进行整治,还参与到收受贿赂的违法犯罪活动中。

  “贪厅长”自身不正,无恶不作,不仅他自己逐步走向了深渊,更助长了民政系统的腐败行为,既害了自己,还给手下起了“榜样”,结果,导致上下一起“捞”,捞出了“一张巨大的腐败温床”,最终导致众多官员一起卷进“腐败漩涡”,整个系统发生大面积“塌方”,酿成大面积的窝案串案,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现象、这个教训值得深思。其二,监管严重缺位,监管部门形同虚设,是导致贪污贿赂窝案串案的重要原因。张廷登2003年4月起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厅长,致2008年2月案发达15年之久,其何以能“潜伏”15年?更富有戏剧性的是,张廷登的腐败行为还是他的一个亲戚韦某的儿子涉嫌参与了一起故意伤害案,2008年2月28日晚,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来到该县马头镇巴造路韦某的住房执行搜查任务时,民警在韦家发现了大量的名酒、名牌衣物、两个保险柜和一个铁皮柜,里面是大量的现金、贵重首饰、手表及房产资料等。经清点,共有现金人民币547万元、美元5.7万元、港币1万元,户名为“张廷登”的美元存折一本,及首饰、名牌手表40余件,还有3套房地产资料,由此揭开张廷登的贪污贿赂案。除张廷登案外,2007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还先后查处了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福利服务原中心主任梁某受贿案、民政厅后勤服务中心原正副主任黄某和陈某受贿案、民政厅原副厅长陆某受贿案、广西福利彩票中心原主任何某和书记杜某受贿案、民政厅救灾处原处长龙某和军转安置办原主任叶某利用主办审查、计划向下拨款的职务便利,索取回扣的问题。涉及的都是一些部门和单位的“一把手”。可见对“一把手”的监管严重缺位。再者,广西民政厅窝案既有本人贪权专断的一面,也有现行制度有利于集权而不利于分权的一面。极有必要针对“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的情况,从制度上分散和制约“一把手”的权力。其三,相关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民政部门管理着政府的一大摊社会事业,担负着扶困济贫、安抚民心的重任,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政府把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民政事业中,民政部门的工作涉及的社会面多,民政部门资金和权力集中,掌管着大量民政福利资金的使用和各项民政福利项目的审批,是一个资金和权力集中的国家行政机关,如果相关制度不完善、缺乏制度的制约,极容易滋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侵吞公款的贪污贿赂犯罪行为。因此,如何完善各项民政资金的发放、各项民政福利项目的审批,建立更加严密的问责条款,强化监督机制,杜绝某些人中饱私囊,使国家的钱财不至受损失,很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30 23:24:59编辑过]

发表于 2009-7-3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09-7-31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妮子认为网络其实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给百姓提供了反贪督官的平台;另一方面却又成了别有用心,破坏社会安定的不法分子聚众造事的载体!

发表于 2009-7-31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年来,某些zf官员在出了一些事之后,总是把着重点放在“别有用心”的人和“不明真相”的群众这一块。结果,真正事件起因、应当担责的官员便马虎搪塞过去了。

  在这世界,有些事的因果关系是明显的。比如,先有了贪污腐败、强拆房子,那才会有人聚众成“群体性事件”。在事件中,可能当真会有一些人不明真相,也有些人“别有用心”,但如果没有起因,“别有用心”的人再怎么制造乱子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

  一些老得掉渣的说法,连小蚂蚁都不信了,一些官员还以为尚有人信。而这,正是中国特色的一种悲哀吧!

  

发表于 2009-8-1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他们下马,那是因为上面没有人!

发表于 2010-4-1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要重证据哟。不要乱说

发表于 2010-4-1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要重证据哟。不要乱说

发表于 2010-4-1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他们下马,那是因为上面没有人!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