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学校霸凌严重 被逼回乡回流儿童最弱势
一项覆盖17000多名样本学生的调查显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在心理、人际关系、学业发展等方面的表现令人忧虑;36.3%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每月至少有2-3次被人欺负。从城镇地区被逼回流的儿童,又成为留守儿童中最弱势的群体。
【财新网】(记者 汪苏)一项覆盖17000多名样本学生的调查显示,寄宿制小学中的校园霸凌问题令人担忧,31.7%的寄宿学生表示自己每月至少有2-3次被人欺负。留守儿童情况更糟糕,这一比例达到36.3%。
这项调查是由专门服务农村寄宿制学生的NGO歌路营,委托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和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等单位的研究者,由其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完成的。
样本学生来自于两个省、五个县里137所小学的四、五年级学生。研究人员还对1万多名家长以及这些学校的教师、班主任等发放了问卷。
这些学生中,36%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超过半年以上);若把父母单方外出打工的也计算进来,则父母任一方外出打工超过半年的学生比例达到60%。
调查显示,样本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身体发育上与全国常模相比似乎并没有显著差异,但这些孩子在心理、人际关系、学业发展等方面的表现令人忧虑。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些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处于危险当中,他们是非常忧伤的一代。”报告发布者、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宋映泉说。
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校园霸凌问题
这次调查得出的校园霸凌严重程度,远超过早些年一些同类研究得出的结论。
在调查者告知接受访问的学生,“霸凌”行为与一般同学打闹之间的区别后,31.7%的学生表示:自己每月至少有2-3次被人欺负;16.5%的学生甚至表示自己每周至少会被1次。这一比例,在旁观者眼里更高。
看到同学被别人每月至少欺负2-3次的人多达48.2%,而看到被严重欺负的则有27.5%。
2004年,国内学者张文新等人对山东、河北两省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问题的调查则显示,小学阶段,受欺负者和欺负者所占比例分别是22.2%和6.2%。
2006年WHO公布的40国青少年校园霸凌发展率报告也显示,中国农村寄宿制小学生遭受校园霸凌的现象,显著高于国际青少年的比例。WHO公布的40国学生受害者占比平均值为12.6%,当时的中国样本中,受害者比例为17.8%。
调查发现,父母外出打工,显著地增加了其留守子女在校园霸凌中沦为受害者和欺负受害者的可能性。在留守儿童中,每月至少2-3次遭到别人欺负的学生占了36.3%,而看到别人被欺负的则有48.6%。
研究者表示,校园霸凌还存在发现难的问题。因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可能会忽视一些迹象;而被欺负的学生常常会隐瞒情况,不会主动报告。
寄宿生高抑郁倾向严重
研究者们还发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存在非常高的抑郁倾向和风险。根据抑郁量表的计分结果评判,得分大于等于15分的,从一般经验意义上可以认为抑郁情况是比较严重的。
而在研究的样本学生中,超过15分的学生比例高达65.7%,是此前有关机构对全国21个省份39个城市的青少年及成人调查得出的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2倍。
调查显示,留守会显著增加农村学生的抑郁风险。儿童抑郁风险的比率呈现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仅母亲外出打工”>“仅父亲外出打工”>“父母双方在家”的趋势。也就是说,母亲外出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要大于父亲外出。
留守儿童的内化行为(自我伤害)和外化(对人的攻击性)行为得分都比较高,留守背景还会显著降低学童的自尊心得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存在的高抑郁风险,也和机械化的校园管理及单一的校园生活有关。他说,孩子们整天关在学校里,学校又没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孩子们肯定是不会开心的,并会产生厌学情绪。
回流儿童问题最值得警惕
长期以来,滞后的户籍改革、日趋严格的入学门槛,不断将城镇地区中的流动儿童遣回原乡,变成和父母仳离的留守儿童,一些孩子不得不离开父母工作的城市,终止在城市的学业,回到家乡就读。
研究者也将视线聚焦这些“回流儿童”。
调查显示,整个样本中,20.52%的学生是回流儿童;父母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中,31.07%为回流儿童。
研究者们发现,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子女,在身高/体重、睡眠质量、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及学业成绩等方面,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当中,回流儿童的状况似乎是最差的。
据调查,回流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似乎主要体现在睡眠不好;增加抑郁风险;增加外化行为;低自尊水平;降低抗逆力水平。
在校园关系上,回流儿童更可能被人欺负,也更可能成为欺负者—受害者;在学业成绩上,回流儿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显著更差。
调查数据显示,回流儿童中,有抑郁风险的比例高达76.01%,自尊心低下比例达到34.71%,睡眠困难者比例达到18.66%。
而在留级问题上,回流儿童留级的比率高达22.8%,显著高于一般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不过,整个样本中,报告自己曾留过级的学生比例也高达16%。
调查数据显示,很显然,寄宿制学校中的回流儿童,是农村留守儿童中最弱势的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