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运期间,南充火车站、火车北站及南部火车站,活跃着一群身穿绿色背心的志愿者,他们或指引乘客进出站,或帮忙搬运行李, 每天义务服务近10个小时,这群忙碌的志愿者来自同一个志愿者协会,协会的发起者,是一位27岁的“反心人”,他叫杨淋杰。
农家少年身患重病 担惊受怕中坚强求生 1989年,杨淋杰出生于嘉陵区西兴镇农村,刚出生的他嘴唇青紫,连手指头的形状都和普通孩子不一样。“我的病情是心脏病中最复杂和严重的一种,心房、心室不一致,右位心,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室缺,肺动脉狭窄,合并右心室双出口……”杨淋杰对所患的病刻骨铭心。
由于家庭贫困,18岁前,杨淋杰一直没有进行任何治疗,“小时候我是走三步就要歇一歇,连学校都差点去不了,还是妈妈跪下来求老师,才勉强答应让我上学。”
随着年龄增长,杨淋杰的心脏越来越承受不了身体的负荷。好不容易熬到三年级,杨淋杰在课堂上突然口吐鲜血晕倒,从此辍学回家。“村里的赤脚医生告诉我父母,需要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治疗,不然我的小命难保,但家里没钱,医生就只能开些便宜的药。”
就这样,在一家人的担惊受怕中,杨淋杰竟活到了14岁。
两地志愿者联手“反心人”绝路逢生
为了不拖累亲人,年少的杨淋杰到南充寻找工作,由于患病,他四处碰钉子,心灰意冷的他甚至一度欲轻生。
2003年,南充的媒体和志愿者团队开始关注杨淋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为他捐款,并帮助他在医院进行了细致检查,但巨额的手术费又让杨淋杰和家人犯了难。
虽然当时无法筹齐所需的治疗费用,但坚强的杨淋杰却非常感恩,他决定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他制作了千纸鹤祝福奥运,又在博客上公布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捐献自己奇特的内脏器官,供医学研究。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要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界,如能成功,我也感到不枉此生。”消息一出,杨淋杰的惊人之举被广泛关注,博客点击量迅速上升。
2007年,幸运再次降临,河北石家庄某公益网站负责人通过电话联系杨淋杰,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可免费为其治疗。杨淋杰在家人的陪同下赶往石家庄,在经过专家会诊后,他接受了心脏手术。手术很成功,当年11月,杨淋杰顺利出院,这个命运坎坷的年轻人重获新生。
手术后,杨淋杰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他还通过学习,取得了大专文凭。
“我是靠爱心人士的帮助才活下来,恢复健康后,我想靠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回报社会!”杨淋杰说到做到,他开过童装店,当时每卖出一件衣服,他会拿出1元钱来帮助他人。期间,只要了解到有人患重病无钱治疗,他都会献出爱心。
后来店铺转型,杨淋杰又当起了保安,虽然每月工资有1300元,可他还想做更多的事情来回报社会。再后来,他便有了成立志愿者协会的念头。
2008年1月的一天,杨淋杰路过北湖公园时,发现一群学生正在广场开展募捐活动。杨淋杰上前询问,得知西华师范大学一名叫李蓓的学生患上急性白血病,急需治疗。杨淋杰当即决定帮助李蓓。他很快帮李蓓联系上几家媒体和爱心团体,短短1个月时间,帮助李蓓筹集到14万元善款。经过这件事情后,更加坚定了杨淋杰成立志愿者协会的决心。随后的几年,他辗转南充各大公益团队学习,积累经验。
2015年4月,杨淋杰发起成立顺庆区怡然志愿者协会,协会相继开展了关爱抗战老兵,为孤儿寻亲,慰问仪陇县留守儿童,成立南充火车站、南充火车北站、南部火车站服务岗,为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首位百岁老人祝寿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
如今,杨淋杰已是一名职业公益人,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已成为他的职业。
南充晚报记者 祝真珍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