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帖子的评论的栏里,网友杨老师作了这样的评论:“……把我崇拜的老师网名来撰一联, 青城闻水、紫房居士,心梦成韵;古堰行舟、玉垒山人,老不颠东”。
这幅对联从表面上来看,无论是语法结构,还是排列布局,都是没有问题的,但缺乏了具体内容,就看不出要表达的意思,也显得干巴巴地没有活气。所以,我试着给它改了一下:“青城闻水访紫房居士,终于心梦成韵;古堰行舟成玉垒山人,岂能老不颠东”,这样就有了生气,稍微受看了一点。
其实,对联与其它的文学体裁一样,是没有形式可拘的,为了让文字更活跃,内容更丰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变化的。比如说,杨老师喜欢川剧,就可以这样写:
青城闻水见辛夷花开,尤如《四郎探母》;
古堰行舟逢玉垒山人,势若《五台会兄》。
也可以这样写:
青城闻水于《鱼禅寺》聚会紫房居士、心梦成韵,商议《斩黄袍》;
古堰行舟在《长生殿》拜见玉垒山人、老不颠东,探讨《做文章》。
对联,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的文学体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广博的容量和深刻的内涵,多见于每一个有不同文化的地方,为人们喜闻乐见,也使人们受益非浅,比如我们家乡的骄傲——青城山。
当人们刚踏进青城山的时候,就会见到一幅长约四百字的对联,把青城山的环境、风貌、历史、由来作了个全面、详细的介绍,在人们还未见到青城山的面目之前,就对青城山的方方面面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在游览青城山时更能加深兴致,更能有所收获。但由于这幅对联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增加了人们对知晓内容的难度,所以没有象昆明大观楼长联那样得到广泛的流传,让青城山不为更多的人所熟知,比如“佐卿化鹤,平仲驰骡”、“王柯丹鼎,谭峭靸鞋”,由于史籍所载甚少,了解的人也更少,所以更影响了它的传播。
也是机运凑巧,“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次在互联网闲逛的时候,终于见到了对这幅对联的注解,就象蜡烛一样,把对联中的模糊之处变得一目了然,让其内容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好东西要大家分享,一个人吃了肚子会痛的。所以把它公布出来,让都江堰人不但能对自己的家乡有更多的了解,为自己的家乡而骄傲,也能在与亲戚、朋友摆谈时有更多的谈资。
对联原文:
上联: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西通藏卫,东峙夔巫,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舆图。试蹑屐登上清绝顶,看雪岭光腾,红吞苍海;锦江春涨,绿到瀛洲。历井扪参,须臾踏蜗牛两角,争奈路隔蚕丛,何处寻神仙帑库,丈人峰直堵墙耳。回思峨眉秋月,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尚依稀绕襟袖间;况乃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紫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读书台犹存芳躅,飞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遥陡詹卜岗,渡芙蓉岛,都露出庐山面目,难遽追攀楼观,互玲珑,今幸青崖径达。问当初,华渚姚墟,铜铸明皇应宛在;
下联:自轩坛拜宁封而后:汉标李意,晋著范贤,唐隐薛昌,宋征张愈,烈烈轰轰,上下四千年文物。漫借瓻考前代遗徽,记官临内品,墨敕亲颁,曲和甘州,霓裳同咏。鸾章翠辇,不过留鸿爪一痕,可怜林深杜宇,几番唤望帝归魂,高士传岂欺予哉。莫道赵昱斩蚊,佐卿化鹤,平仲驰骡,悉缥渺若遐荒事;兼之花蕊宫词,巾帼谯岩共竞秀,貂蝉画像,侍中与太古齐名。携孤琴御史曾游,吹长笛放翁再往。休提说王柯丹鼎,谭峭靸鞋,那堪他沫水洪波,无端淘尽英雄,多寄寓,我亦碧落暂栖。待异日,龙吟虎啸,铁船贾郁定重来。
注释:
禹迹:大禹行走的痕迹,大禹的出生地在汶川。此指中国疆域。
岷阜:指四川的岷山山系。
藏卫:西藏别称。
夔巫:指四川奉节县和湖北巫峡;亦代指湖北。
井:星宿名,在秦地上空。
参:星宿名,在蜀地上空。
蜗牛两角:指相会于四川的两条山脉:西藏的龙门山山脉和川陕的秦岭山脉。
蚕丛:传为蜀国的开国君主。
神仙帑库:指神仙把金谷藏于青城天仓山一座宝库内的传说。
圣灯:指青城山老霄顶的圣灯亭,可观四面山谷夜晚的磷光。
六时:指混元顶下的六时泉。
灵液:指天师洞旁听寒亭下的泉池。
读书台:在青城山白云溪,为唐代杜光庭读书处。
芳躅:名人足迹。
跳梁:此指唐玄宗时飞赴寺和尚与常道观道土争夺青城山事,因玄宗崇道,青城山遂为道教占有。
华渚姚墟:传为少昊及舜降生地。
铜铸明皇:指青城山的唐玄宗铜像。
轩坛:在青城山后,传为黄帝受道处。
宁封:即宁封子。宁封子传为黄帝时陶正(掌管烧陶事务)。能积火自焚,随烟气而上下。 李意:即李意其,汉末蜀人,以占卜为业。
范贤:即范长生,西晋末蜀人。
薛昌:唐玄宗时幽蓟人,传有异行。
张愈:字少愚,北宋郫县人。
借“瓻”*:指借书。
徽:标识。
内品:此指唐玄宗内官王怀景,奉诣临青城山解决佛道争夺道场事。
甘州:古曲调名。传为蜀主王衍作。
鸾章翠辇:指皇帝巡游的乘车。
鸿爪:指游踪。
杜宇:蜀国皇帝,名望帝。传其死后魂化为杜鹃鸟,归隐青城山。
高士传:书名,三卷。为晋人撰。
赵昱:隋代蜀入,任嘉州太守时亲斩恶饺。
佐卿:即徐佐卿,唐时青城山道入,传其曾化鹤。
平仲:即姚平仲,宋代人,骑骡居大青山行道。
巾帼:此指在青城山习道的唐睿宗女儿玉真公主。
谯岩:青城山地名。
貂蝉画像:指蜀主王衍所绘的游乐图。
侍中:指唐朝内庭供奉杜光庭,晚年归隐青城山。
御史:指唐朝名臣严武。
放翁:即陆游,曾任蜀州刺史。
王柯:唐时蜀人,居青城翠围山,传服丹升天。
谭峭:南唐泉州人,字景升,习道成入青城山。
贾郁:五代时人,传曾驾铁船出游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