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400|评论: 6

比高考状元更牛的-北京八中少年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23日,高考成绩揭晓。有“神童班”之称的北京八中少年班24人中,14人成绩在600分以上,其中10人剑指北大、清华。全班最低512分,也超过北京高招一本线。 

  他们最小的13岁,最大的15岁。再过段时间,高校录取通知书下发,他们将成为新一代少年大学生。 

  4年学完8年的课程,并且成绩骄人,“神童班”的少年大学生是怎样“炼”成的?

  发榜

  644分。不太理想,但可以接受。得知高考成绩,面带稚气的沈嘉思稍显平静。 

  罗女士则欣喜异常,连声夸女儿“太棒了”。 

  妈妈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此前,他们全家会商,给女儿报的志愿是北大。真怕万一考得不好,要落到第二志愿,那就惨了。 

  这个分数,加上女儿有20分的加分,让妈妈觉得十拿九稳了。 

  沈嘉思,14岁,北京八中少年班学生。 

  6月23日下午,八中少年班班主任张燕清宣布全班的骄人成绩:全班24人,600分以上14人,10人剑指北大、清华。 

  像往常一样,张老师只告知每个学生自己的成绩,班上的最高分、最低分,而不会告诉他们各自的排名。 

  罗女士跟其他家长“串联”起来,很快弄出了一份“民间版”的排名榜,沈嘉思排全班第7名。 

  初进少年班 

  罗女士一家是湖南人。沈嘉思上三年级时,爸爸因为工作调动进京,全家跟随而来。 

  2005年,罗女士在报纸上看到了八中少年班的招生宣传,她决定带沈嘉思去试试。 

  张老师说,当时,报名的有1200多人。经过智力测试、初试后,200人进入复试。复试后,留下60人参加为期一周的“试读”。 

  凭借数学方面超常的能力,沈嘉思很幸运,和另23名同学组成八中少12班。那一年,她10岁。 

  八中少年班因招收9到11岁的超常儿童入学、4年读完小学五年级到高三的课程,被外界称为“神童班”。 

  张老师说,各科老师都会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以保证在相对短的时间完成教学。沈嘉思觉得,少年班的课跟普通班相比,核心的东西讲得多了,枝枝节节、简单的东西一带而过。 

  课外生活 

  第一年暑假,这届少年班和上两届少年班的同学一起去江西庐山旅游。陪同他们的,是十多位老师。 

  第一次没有父母“护驾”,沈嘉思自己将要带的东西收拾好,放到背包里。拿着家长给的50元钱,跟“大部队”出发了。张老师说,为了不让学生乱花钱,要求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不超过50元,其他的费用都由老师统一支付。 

  到了宾馆,沈嘉思想换衣服,将包里的东西一股脑儿拿出来,放到床上。同屋的同学也将东西都拿出来,把床都铺满了。结果,沈嘉思有能耐把东西再装回去,其他同学的包却怎么也装不下原来那么多东西了。 

  同学的包是妈妈帮忙整理的。他们不会整理,不知道该怎么装回去。 

  张老师挨个巡视宿舍,发现多数学生的床上都铺满了东西。最终,老师们分头出动,帮助这些小家伙们把东西重新收拾起来。 

  去井冈山游览时遇大雨,同学们穿的旅游鞋都打湿了。回到宾馆后,他们都换上另一双旅游鞋。湿鞋子不好携带,怎样让它早点干呢? 

  有的同学将卫生纸放进鞋子里吸水,有的拿电吹风吹。沈嘉思想了想,拿出一双干爽的棉袜,塞进了湿鞋子。同屋的同学最绝,将一双鞋子挂到电灯上烘烤。 

  第二天,同学们的鞋子多数都干了,放在电灯上的效果尤其好。沈嘉思摸摸自己的鞋子,也干了,但拿出袜子,湿乎乎的。 

  有了第一次出游的经验后,同学们收拾东西的能力大大提高,丢三落四的毛病也有改善。 

  青春期 

  最近,罗女士休了年假,陪高考后的女儿。尽管妈妈陪女儿的时间较多,但女儿还是跟爸爸更亲。 

  去年夏天,沈嘉思独自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时间稍微一长,罗女士总想看看女儿在里面干什么,有没有学习。 

  于是,她端起一盘水果,借送水果之名推开了女儿的房门。没想到,女儿认为打扰了她,突然大发脾气。后来,干脆不让妈妈进房间了。之后,换成爸爸“送水果”,女儿的脾气就好多了。 

  罗女士说,那时候,女儿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度过之后就好了。 

  在少年班,私下也流传着“班花”“班草”的说法,还在私下谈论某某和某某比较配。沈嘉思羞涩地说,知道有几名男生说她是“班花”。这让罗女士颇为担心。她让女儿和男同学都保持朋友关系。对于约会,集体的参加,单独的就不允许参加了。 

  从4年前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儿,到现在长成160多厘米高的少女,沈嘉思离大人的目标日渐靠近。 

  年龄最小的小飞,以前体质较差,现在长得结实了,身高也从137厘米长到176厘米。连当初沈嘉思还能偶尔“欺负欺负”的最矮男生,现在也比她高多了,“再也不敢欺负他了”。(记者:易靖)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7-1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希望这些神童不是吹出来的

发表于 2009-7-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英雄出少年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实在欣赏接替解题高手的称呼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八中少年班

    从1985年北京八中创办少年班,20年来共为大学输送了290名平均年龄14岁的优秀少年大学生,少年班290名学员几乎都升入重点大学,升学率百分百。

   1998年底开始的一项对毕业生的系统跟踪调查显示:

 少年班毕业生全部升入大学,其中前四届96.8%升入重点大学,第五届以后100%升入重点大学。少年班学生大学毕业后有66.5%继续读研究生,有71%的人在国外读研。如第一届少年班32名毕业生中的25人在国内外一共拿下了15个博士学位,25个硕士学位。少年班学生创下了最小的11岁上大学、19岁拿下硕士学位、22岁拿下博士学位的纪录。

   北京八中的少年班从1985年开始招收超常儿童,至今共招12个班380名学生(2003年前是每隔一年招一个班,从2003年开始每年招一个班),已毕业9个班290名学生,目前在校生是3个班90名学生。每次招收30人左右。

    少年班从小学4年级毕业生中选取,实行弹性学制,要在4年的时间内完成剩下的8年小、初、高中课程。

    北京八中首届超常实验班的科研成果曾获得了北京市“七五”期间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发表于 2009-7-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英雄出少年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