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资料:
南江县共6个项目已列入国家2009-2015年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规划,规划装机18350千瓦,可解决13052户48981人农村人口生活用能问题,保护退耕还林面积3.24万亩,保护森林植被面积26.51万亩,2009将实施广滩湾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广滩湾电站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效益分析计算
一、年节约木材(草、煤)等生态效益
据调查,项目区内总户数1653户,其中926户用能全部靠烧柴,户年均烧柴6500公斤,年总烧柴601.9万公斤;有375户用能为柴煤兼用,户年均烧柴2750公斤,烧煤750公斤,年总烧柴103.1万公斤,烧煤28.1万公斤;有21.2%的户共352户为煤电兼用,户年均用煤890公斤,代燃料用电820千瓦时,年用煤31.3万公斤,用电28.9万千瓦时。代燃料生态工程实施后,户年均代燃料用电量达1400千瓦时,按每千瓦时电代柴2.5公斤计算,全部用柴户和煤柴兼用户年可节约木柴578.6万公斤。我县境内煤炭为劣质煤,据化验,每公斤煤发热量为5000千卡,实际利用热值为:5000×20%×30%=300千卡,每千瓦时电代煤量为0.47公斤,则代燃料后煤电兼用户年均节约煤273公斤,年节约煤9.6万公斤。
代燃料生态工程实施后,项目区年节约柴(草)578.6万公斤,按每立方米木材700公斤计算,每年可节约木材8265立方米,每亩林地年蓄积量按2立方米计,每年可保护林地4133亩,涵养水土可减少水土流失面积6199亩,按3年一个轮伐期,则可保护林地12399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8597亩。从而巩固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和天然林保护成果,项目区林草植被得到明显的恢复和改善。真正形成“以林涵水,以水发电,以电养林”的良性循环。
代燃料生态工程实施后,项目区年节约煤炭9.6万公斤,经计算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如下:
1、一氧化碳(CO):22.7×96=2179.2公斤;
2、二氧化碳(C02):1000×1.5×96=144000公斤;
3、二氧化硫(S02):16.72×2.5×96=4012.8公斤;
4、烟尘:1000×40%×20%×96=7680公斤。
同时,项目区年节柴578.6万公斤,还可减少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尘等排放量。每亩活林木通过光合作用每天还可吸收1000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60公斤氧气,每亩成材林每年可吸收声波粉尘4000公斤。项目区建成后,保护的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239.9万公斤,释放出74.39万公斤氧气,吸收声波粉尘4959.6万公斤,使项目区周边的大气环境得到净化,项目区将成为一座“天然氧吧”,皇柏林风景区将更具独特的魅力。
项目区实施代燃料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12543吨。根据世界银行测算,减少排放1吨二氧化碳需要的成本为20美元。则社会每年可获得生态效益约180万元。
1、农村供电质量提高,可以推广电化教育,普及文化知识,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2、电视、信息事业在农村得到极大发展,将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政策水平,推动山区精神文明建设。
3、将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增加农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4、有利于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条件,减少疾病传播,农民生命健康得到保障,大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改变山区农民长期以来以柴烧饭、取暖的生活方式,告别烟熏火燎的生活居住环境。以实施代燃料生态工程为契机,带动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房、改路,提高生活文明程度,推动社会进步。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的实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一是对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具有积极作用,农村加工业,小型家庭工厂,乡镇工业迅速发展,农民走出农田,进入工厂,生活水平将得到极大改善。从而缓解就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二是森林植被得到明显的恢复和改善,有利于涵养水土,减少洪、涝、旱灾对农业的影响,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人均收入,有利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三是农民不再沿袭千百年来烧柴的习俗,而是采用清洁卫生的电炊和电取暖,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习惯,改变农村陈规陋习和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增强农民卫生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致富意识等,加快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四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环保意识逐步加强,从而出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沙河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总投资为193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55.2万元,地方投资193.8万元,贷款387万元。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分析测算成本、利润和到户电价。
1、新增发电量610万千瓦时,新增售电量512.4万千瓦时,其中代燃料电量231.4万千瓦时,占售电量的45.16%,到户电价0.26元/千瓦时。年可收入60.16万元。
2、余电全部上团结电网,年上网电量281万千瓦时,占售电量的54.84%,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288元,年可收入80.93万元。
3、年售电收入141.09万元,成本费用支出109.49万元,年实现利润21.97万元(税后),税金9.4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14%,投资利税率为1.62%。
4、项目工程投资收回年限19.91年,偿还贷款年限6.56年。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该项目主要是代燃料电价让利较多,上网电价偏低,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较低,投资收回期长。但是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项目区农民的脱贫致富。一是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摒弃旧的生产观念,推动社会进步。二是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扩大积累,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向商品化发展,提高社会商品化率,推动我县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商业大县的转变。三是丰富的林下资源,如森林疏菜、药材逐渐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一个亮点。四是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促进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传统产业向生态、绿色产业的转变,生态富县战略得以实施。五是生态环境的极大好转,秀美的山川风光更加旖旎,有利于提高皇柏林风景区的品位,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实现旅游活县目标。六是农村供电面得到普及,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