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宋代古寺 历经损毁重建
“吐佛寺始建于宋朝,当时称为普恩寺。来到兔伏村,就一定要到吐佛寺去看看。”据蓬安县住建局村镇股工作人员介绍,吐佛寺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1150平方米。建筑顺山势依次而建,逐级升高、首尾相连、错落有致。
据吐佛寺右侧的《啟迪前光》碑刻记载:吐佛寺在宋时称“普恩寺”,历经沧桑,数次遭毁,明成化元年在原址重修,更名“吐佛寺”。明万历四十年曾经培修。明末清初战乱后,损毁殆尽,仅正殿得以保存下来。清康熙年间,外来移民集资对前殿和厢房再建,并于清雍正十年对正殿局部进行培修。2006年4月, 吐佛寺被列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 吐佛寺正殿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6棵参天黄葛树已有600多年历史。”据考证,古黄葛树位于吐佛寺前殿及正殿院内,树干高大挺拔粗壮,远远可见,站在树下便可眺望兔伏河两岸美景。数百年来,黄葛树常年枝叶繁茂,每到春天,各种鸟类在树上繁衍生息,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