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设计的第一代捕鼠器的方案是老鼠通过斜梯,进入掉满食物的入口,触碰红外光控,地面的翻板快速翻开,老鼠跌入到隔离仓,此时翻板复位。这时隔离仓的驱赶板动作,将老鼠通过单向门推入到储鼠仓,入口顶部的食物桶转动一个角度,漏出诱饵,开始等待下一个捕鼠循环。
通过测试,陈康发现当老鼠触动单向门时,门会产生压迫,它又十分谨慎,不敢往里钻了。后来他将单向门取消,老鼠果然经常“光顾”捕鼠器。但单向门已经取消,无法触碰磁控开关,就无法达到抓捕老鼠的目的。 当然,靠老鼠去钻单向门是不现实的。于是他又开始第二代捕鼠器的设计。该方案采用前后双开门式,取消食物桶的结构,采用人工撒布诱饵。 虽然第二代样机的测试效果很好,但是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隔离仓空间太小,无法装入更多体型巨大的南方老鼠,同时取鼠也极为不方便,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很麻烦。 后来,陈康将机体与储鼠仓分离出来,同时将储鼠仓做成双层,便于储存更多数量的老鼠。此储鼠仓还有一个优点便是,可以取死鼠,也可以取活鼠。 另外,将通道下方的底板也做成活动的,需要清洗时,将通道底板取出单独处理,比较方便,不会因为整机清洗时误将水滴溅到电子元件上,对电路造成损伤。 就这样,第三代捕鼠器问世。这一次测试中,陈康的捕鼠纪录刷了新高———一次性成功捕获6只老鼠。8月初,他成功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